《寻觅》——陶瓷艺术设计与制作文献综述

 2022-02-21 09:02

一、引言:

21世纪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对于人的精神余思维更加关注,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本土文化对社会与民族的影响,这就成为推动传统技艺发展的动力之一,以满足人们对自身与社会更深层的思考。人是社会组成的主体部分,艺术所创造与描绘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自己或他人及不同群体需求而进行变化的。人们观赏艺术作品是为了体会不同的情感以及感触创作者的思维与体悟,因此,好的陶作品理应结合当代文化,做到艺为人用[2]

二、课题国内外发展状况:

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艺术的公共性。公共性意味着交往 ,沟通、强调共同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公共艺术不单单是一种艺术样式,实际上,它可以采用多种表达形式,比如建筑,雕塑、壁画、陶瓷等。

陶瓷这一概念最早在中国和欧洲各地都有出现过,国内的发展在起步阶段就比国外要早很多,因此国内的陶瓷艺术设计已为成熟阶段,首先在风格上,国内就有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特点突出的作品案例[1]。比如《凤鸣朝阳》这件作品以神话动物为主题角色,以牡丹花为点缀,以乳白色为基调凸显本土精神文化的作品。在国外,运用现代艺术来设计陶瓷造型的现代艺术家Nathalie就崇尚现代艺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创作方式迎合了年轻人的文化思维倾向。

中西方由于历史文化、民族背景等不同,在公共艺术的创作思维有着显著的差异西方人思维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讲求科学与准确,艺术创作上主要表现为写实、理性:中国人则以宏观的、哲学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思维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意象思维在艺术创作上影响大。

在西方,陶瓷材料大多是艺术品的载体,趋向于审美和情感的表达,不强调实用性。因此,西方的陶瓷作品非常具有审美性与独特的个性,这或许和他们追求自由张扬的性格有关。英国陶瓷艺术家保罗·康明斯和舞台设计家汤姆·派珀联手创作了装置作品“血染红色大地的海洋”。将陶瓷制作成成千上万朵“罂粟花”, 将它们放置在英国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和教堂,以此来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逝者,警示人们不要忘记历史,反思战争所带来的危害。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的“陶瓷云”将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制作成装置艺术。这件作品看起来就像一座巨大的装饰建筑体,非常的宏伟,有着三维空间的效果。

在国内,陶瓷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普遍用来制作精美的瓷器,成为生活当中的奢侈品。现如今,许多艺术家逐渐开始放弃了陶瓷自身所特有的价值——实用性,将陶瓷作为当代艺术重要的一种展现形式,赋予其艺术语言。卞晓东是当代陶瓷艺术家,他的作品主要体现对自然生命力的敬畏和大自然的赞美。他利用重力作用,在泥浆未完全干透之时脱模成坯,引导陶瓷自然变形的方法, 让陶瓷形成了一种自然独特的美,其中,作品《茧》和《雨滴》为他的代表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