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苏州文震亨香草垞造园意匠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24 11:06

晚明苏州文震亨香草垞造园意匠研究

文献综述

前言: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苏州园林艺术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和代表。明代是苏州形成园林城市特色、奠定古典园林全国领先地位的重要时期。晚明时期,中国园林史上营造观念与方法发生重要转变。而文震亨著有园林美学作品《长物志》,其出身长洲地区文氏家族,精通诗画音律、善园林设计,个性鲜明品格高尚极具时代特色。而其所著的《长物志》蕴含丰富造园审美思想,具有较强系统性。香草垞是文震亨所建宅园最有名的一个,可以说是《长物志》中造园思想的体现和实践。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古代园林艺术理论的研究,近百年里,曾出现以古建研究来替代园林研究的现象;而近年来,西方景观学对中国环境艺术学影响颇深,虽有借鉴参考的效用,但却在本质上忽略了中国古典园林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 近四十年来,随着建筑考古、设计艺术、文学艺术等学科研究的深入和交织,中国古典园林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发展。

而目前已有的与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设计美学思想相关的研究,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针对晚明江南文人居室设计思想的研究。例如李砚祖的《环境艺术设计:一种生活的艺术观——明清环境艺术设计与陈设思想简论》(《文艺研究》,1998年第 6 期),以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以及李渔的《闲情偶寄》为线索,对明清环境艺术设计的思想予以了简要的论述。因为“简”,所以论述得不够充分,也缺乏条理与系统,甚至在某些方面有失允当,这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颇为广阔的空间。 二是,对各晚明江南文人及其造园理论著作的研究。晚明江南文人中,因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与李渔的《闲情偶寄》对文人园林的设计与营造予以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理论阐述,并且,计成、文震亨、李渔本身又是造园实践经验丰富者,所以,学术界将研究视线主要聚焦在计成、文震亨、李渔及其造园理论著作上。

而提及文震亨及其《长物志》研究。陈植最先对《长物志》进行校注,出版了《长物志校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年版)。之后,海军、田君注释的《长物志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年版)以及汪有源、胡天寿译注的《图版长物志》(重庆出版社,2008 年版)相继出版。这些校注本与注释本的出现,为学术界研究《长物志》提供了尤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此后国内学界关于《长物志》造园思想的研究分析,大多是从宏观上对书中的造园思想进行研究分析,谢华在其博士论文《lt;长物志gt;造园思想研究》(武汉理工大学,2010 年)从造园的角度去归纳文震亨的士林生活美学观。李世葵《lt;长物志gt;的园林美学思想研究》 (《设计艺术研究》 2016 年 3 月)等。或是从细节的设计入手进行研究,如谷柳《lt;长物志gt;中的水石造景艺术研究》(《大众文艺》)一文,选择江南园林建造中很重要的水石造景部分进行研究,并结合现代的造园思想进行分析,以探索现代水石造园的理论依据。除了对其本身所表达的造园观的研究,大多研究是与《园冶》和《闲情偶寄》两本著作的比较,主要包括齐慎《lt;长物志gt;和lt;闲情偶寄gt;园林陈设艺术比较》(《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 年第 4 期)从物、身,及其相似之处进行研究,王美仙《lt;园冶gt;lt;长物志gt;中的植物景观及其思想表达研究》(《建筑与文化 》2015 年 9 月),欧阳立琼、张勃、傅凡 《lt;园冶gt;lt;长物志gt;lt;闲情偶寄gt;论选石的异同》 (《华中建筑》2015 年 9 月),施春煜《从lt;长物志gt;和lt;闲情偶寄gt;看明清园林文化发展动向》(《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年 3 月))。还有一部分研究就是书中造园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罗滔、吴锦江 《lt;长物志gt;对当代住宅环境低碳设计思想的启示 》(《美术学报》 2015 年 6 月),聂春华《lt;长物志gt;与晚明园林营造中的环境意识》 (《鄱阳湖学刊》 2016 年 5 月)等,从生态意识、环境意识的角度来论述《长物志》的造园思想,探讨当代中国对环境、自然、生态的影响和意义。

国外有柯律格所著的《蕴秀之域:中国明代园林文化》,深入探讨了明代在中国社会多种层面上园林存在的意义等。而关于文震亨《长物志》,有日本学者冈大路的《中国宫苑园林史考》,书中系统梳理了中国历代有关宫苑园林的史籍文献, 其中收录了《长物志》中的“泉石”章节,并对文震亨的造园思想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