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及价格传导机制研究文献综述

 2022-02-27 10:02

文献综述

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就要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价格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生产、调动积极性最有效的指挥棒。国内外对玉米粮食作物涉及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相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关于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判断

影响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纷繁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分析,可以概括为:粮食生产成本及库存因素、供给因素、需求因素。

粮食生产成本、库存量因素:在粮食生产的过程中,种粮成本主要包括农药、农膜、化

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成本,这些成本是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1]]。粮食库存量对于粮价的影响也很大,据测算,1983-2007年,粮食库存量变动对粮价波动产生影响程度高达30%[[2]]。

供给方面:在粮食生产过程中,2009年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导致了减产。在国际贸易中,假设世界对于粮食的总需求是不变的,粮食出口大国产量下降,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最终导致粮价上涨[[3]]。George认为当政府使用足够的粮食储备时,就可以实现均衡、稳定的粮食价格[[4]]。

需求方面:Malthus认为假如无特殊阻碍,人口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而食物以算术级数增加。因此,食物紧张状况将始终存在[[5]]。

其他方面:Franeois认为对粮食匮乏的感觉,这种的人主观意识上的感觉应该和缺乏自尊的感情色彩采取相同的定义[[6]]。Betty Mbolanyi等(2017)研究认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规模、现地年数、农场收入、非农收入、牲畜所有权、推广服务的获取以及气候和天气信息是农户选择实现家庭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7]]。Oluwafolahan 等认为以社区为导向来改善居民粮食安全状况和膳食多样化将是最合适和相当较为可持续的方式,并且可以促进人们自力更生,增加人类福祉[[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