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3 10:01

全文总字数:3590字

中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1. 引言

新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并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对于林业来说,科技进步使林业经济增长不再局限于资本、劳动、林地面积等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虽然已有文献中表明林业政策[1]、林业市场化程度[2]等因素也会对我国林业经济产生影响,但现代林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林业[3],林业科技进步已逐渐成为林业行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衡因子。测算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掌握林业科技进步对中国林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既坚持了“科教兴林”战略又有助于整体把握我国当前林业科技进步水平与潜力,为新时期林业科技发展政策和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1. 文献综述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相关理论起源于国外学者的研究。英国经济学家Adam Smith最先认识到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C.W.Cobb、P.H.Douhlas开创定量研究科技进步与经济关系的先河,此后各种测算模型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多种测度方法。

Solow(1957)[4]在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含体现现行技术进步生产函数并提出索洛余值法,将总产值增长率扣除新增投入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作为科技进步的贡献率;Aigner(1977)[5]则对索洛余值法进行完善,提出SFA法;A.Chames(1978)[6]等为避免传统回归算法应用于生产中评价决策单元时所产生的平均性基于“相对效率评价”概念建立运用于技术进步评价的DEA法;Denison(1991)[7]提出因素分析法,首次将把劳动投入增长按数量与质量区别开等。

由于各种测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后续学者的研究对测算方法不断改进与优化,提出包括三阶段DEA[8]、可加模型[9]等在内的一些拓展方法,也有部分学者通过多种模型结合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调整要素来进行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大多是建立在国外理论模型基础上的定量与实证分析,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两大方向:1)对某一行业或多个行业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张伟(1991)[10]等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1978-1988年间河南省平原、丘陵、山区及城郊四个类型区的农业技术进步,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技术进步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省内区域差异性不明显;

曾玉荣(2002)[11]等对1982-1998年福建省种植业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采用增长速度方程式法对其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种植业仍然以增加要素投入量的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科技进步属于第二位增长因素;何宜强[12](2004)在阐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基础上采用C-D生产函数与索洛余值法对江西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984-2002年间江西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达40.78%,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陈洁[13](2006)等采用索洛余值法通过对1990-2003年我国电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测算探索我国电信行业的生产效率状况,发现目前TFP对整个产出增长率的贡献还不到三成,当前的发展方式主要还是基于投入增长的粗放式经营。2)宏观和区域层面的研究,包括整个国家、某个省份科技进步贡献对经济的影响。

金相郁(2006)[14]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中国41个主要城市在1990-2003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得到城市规模增长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张汴生(2015)[15]等建立灰色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河南省2000-2013年1年期和5年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的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步增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