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12 09:01

全文总字数:5505字

文献综述

  1. 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同时岁末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余波未消,至今仍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继续推进减贫工作,接续发展乡村振兴的后小康时代,对农业提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研究,钟钰(2018)认为要解决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矛盾,必须要依靠高质量的发展。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要适应并遵循这一趋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1]。张藕香和栾敬东(2020)认为推进粮食绿色生产转型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种粮成本上升、利润趋少的现实,通过合理引导理性小农的生产决策,控制种粮成本上升,降低因种粮成本上升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负面影响,兼顾农户种粮利润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性破坏”提升的双赢局面[2]。丁声俊(2018)在研究了反应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惠民性、特色性、创新性、生态性、产业性、融合性、动态性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特点[3]。陈燕(2020)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研究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如何应对现状,提出粮食产业要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转变;粮食产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更高层次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更高质量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4]

有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则比较缺乏。辛岭等(2019)根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构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性划分[5]。张发明等(2021)则采取熵权TOPSIS法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发展水平偏低并呈波动上升趋势的结论[6]

  1. 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如何转向现代农业过渡和转变,进而促进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研究的永久性命题。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1964)中提出要重视农业生产,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观点。早期国外的经济学家,如弗农·拉坦、速水佑次郎、约翰·梅尔等都曾在其著作或研究中提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近期国外研究中,Moses Kansanga(2018)等人通过研究加纳的农业现代化与公地的争议性以及土地所有权不清之间的关系,得出应该通过公地确权给家庭小农,避免资争夺问题的产生来为农业现代化创造前提[7]。Knickel(2017)等人以农业和粮食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生态适应能力明显下降为出发点,探讨了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农业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可以通过为从业人员实际上追求的许多不同的农业现代化轨迹提供更多支持,来满足对更具弹性,公平和包容性的农业和粮食体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的不同于经典现代化轨迹的结论[8]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提出的“四个现代化”中包括了农业现代化以来,其内涵就在不断发展中被赋予更加重要的时代含义。何传启(2013)分析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现状,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并且提出了政策创新和提供的五个原则[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