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的L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2021-12-09 10:12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Leopid A. 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评估企业现在或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1919年由唐纳森·布朗提出了杜邦分析法。该分析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根据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综合分析财务状况。

K.G Palepu、P.M. Healy和V.L Bernard (2004) 首次提出哈佛分析框架,就是企业财务分析要从战略管理、会计政策、经营风险、未来发展前景四方面构建对企业的财务分析框架。基于这四个方面的财务分析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相结合,同时可以分析企业并和其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摆脱了传统财务分析只依赖企业财务报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企业的真实面貌,对进行财务分析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发。

Martin Fridson和Fernando Alvarez (2010)认为企业的经营环境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其经营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分析框架结合详尽的外部环境信息,有利于提高财务预测的准确性。他们认为财务分析绝不是独立的就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的,必须结合企业的内外经营环境来进行。

Erich A Helfert (2010)认为财务报表的分析工具与企业系统以及企业决策背景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可以结合财务业绩、财务预测以及资金流综合分析。

二、国内研究现状

《财务分析方法与财务分析在存在的问题》中提到传统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曹晓丽(2014)提出传统财务分析方法受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影响,同时还受财务分析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影响。她认为财务指标的构建缺乏逻辑性,缺少数据质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王欣(2018)认为目前的财务分析体系不够完善,财务分析工作过于形式化,财务分析数据片面,财务分析方法单一导致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

靳红(2014)认为,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中只对公布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而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真正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可以避免哈佛分析框架以战略的高度从全新的角度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真实的探寻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建议哈佛框架在原有的战略管理、会计政策、经营风险、未来发展前景四要素的基础上加入企业道德标准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这一新的要素。她认为在哈佛框架的原有基础上积极探寻新的要素,有助于完善哈佛分析框架,并且对发展哈佛分析框架的优点和发现哈佛分析框架的不足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