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并购动因的研究综述文献综述

 2021-11-14 22:05:03

2.1 对并购动因的研究综述

对于并购绩效的研究首先要回答的是企业进行并购的动机是什么。长久以来,中西方学者根据本国并购市场的发展情况对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托宾的Q 理论(1969)从企业扩张成本的角度较早的解释了企业并购交易的动因。托宾提出了Q 值的概念,等于企业的股票市值和对应的资产重置成本之比,当Q 值小于1 时新建一企业比收购相同企业的成本要高,因而收购成为企业扩张的理性选择。而当Q 值大于1 时,企业的溢价水平可能过高,新建企业则成为理性选择。

并购活动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追求并购协同效应。并购协同效应是指参与并购的双方企业通过并购交易实现了资源的互补整合,产生了较之交易前各自独立的价值之和更大经济价值的效应,即实现了“1 1gt;2”的并购效果。协同效应最早是一个物理化学概念,由物理学家Hermann Haken(1971)首次提出:两种成分在相加或调配时作用效果大于各自单独发挥效果之和。H. Igor Ansoff(1965)将协同的概念引申到到企业管理中,并提出了协同战略的概念。即企业可以通过识别自身的能力与机遇,通过合理匹配以成功拓展企业自身的潜力,通过进行合理的销售、运营、投资战略措施,有效的配置自身的生产要素、业务单元与外部环境条件,从而达到报酬递增的效果。Andrew Campell(2000)也相应的提出:当企业的一些资源可以被无偿地被其他主体使用且产生价值时,协同效应就成为了可能。

概括来说,并购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财务协同和管理协同三方面:

1、经营协同指并购方和标的方企业通过优势互补,在横向上实现生产营运的规模经济,纵向上实现了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2、管理协同效应是指管理效率较高的企业并购管理效率较低的标的企业后,会对后者进行改革来减少管理成本、优化结构、提高效率,以资源重置来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效率,使后者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3、财务协同效应是指通过并购交易,并购双方企业的投融资能力得到了提升。例如并购方利用被并购企业的低成本资金投资高收益项目,将外部资本市场内部化,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企业在并购交易后规模得以扩大,提高自身信用等级,从而减少了筹资成本,提高融资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破产风险。总体来看,并购协同效应的作用在于通过为并购交易后的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Bergh(1997)对将企业进行并购交易的动因给类为四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