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来源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7 15:20:05

西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与来源研究

文献综述

摘要:沉积物是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地,对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是了解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可以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太湖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西太湖为太湖的重要入水口,其污染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太湖乃至长三角经济区的环境质量。本文试图采集并测试了西太湖沉积物的重金属浓度,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价西太湖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并探究其来源,为太湖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沉积物;西太湖;重金属;生态风险

1 前言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了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日益增强。与此同时,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重金属作为环境中重要的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介质中日益累积。重金属通过大气扩散、流水运输等各种途径进入周围环境中,经过与人体皮肤和呼吸的直接吸收、手口的间接输入等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重金属在沉积环境中相对稳定,由于水体缺氧和密闭环境而难以被降解,密封在沉积物中的多环芳烃和重金属在水体受到扰动时会将其释放到水体中,从而造成再次污染。太湖作为我国最大经济体—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淡水湖泊,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人体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西太湖是太湖的重要的入水区,如果西太湖受到污染,则会影响到整个太湖的水环境,因此西太湖具有十分重要的区位意义。本论文可以为西太湖区域的污染预测和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所涉及的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所涉及的评价指标有重金属含量、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空间分布特征等,主要以重金属的含量作为风险评价的指标,其次是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对重金属形态分布分析较少。中国水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价标准还不完善,标准的选择较为多样,需根据评价目地、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地累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沉积物质量基准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等,并分析了各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其中地积累指数法、沉积物富集系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未引入生物有效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考虑了生物毒理学和生态学内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综述了目前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进展,从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地球化学过程、生态效应和生态风险入手,对目前已有的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进行了方法学上的探讨,利用锦州湾和鄱阳湖沉积物重金属实测数据,以实用性、可行性等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分析了不同化学、生态学、生物学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做一定程度改进,筛选出有价值的评价方法,借鉴到生态风险评价中来。基于生态风险评价理论,按照危害辨别、暴露分析、效应分析和风险表征四个评价步骤,结合方法学研究,提出了一套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与技术框架。同时把这套评价理论与技术框架,应用到具体海湾-锦州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实例研究中来,从沉积物质量基准、水化学和沉积物化学、生态毒理、生物群落等多个角度,综合表征出锦州湾地区沉积物污染的生态风险程度,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切实可行。此外,对水环境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管理和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思路进行了一定探索,调研了重金属污染沉积物异位修复技术以及沉积物污染防治规划指导原则,对锦州湾地区沉积物污染的生态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与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