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风景林色彩景观格局变化及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7 13:05:37

基于GIS的城市风景林色彩景观格局变化及优化研究

文献综述

  1. 研究课题的意义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人们对旅游的热爱也日益提升。但是国内旅游资源的不足问题彰显出来,导致游人不能体会到完善的旅游体验。并且伴随旅游人次的大大增加,风景林景观质量也呈现下降趋势。摆在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和林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1]

风景林是指具有较高美学价值并以满足人们审美需求为目标的森林总称,不同类型风景林能够提供不同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2]

色彩被认为是森林植物景观形式美的主要构景要素之一[3]。将美学中的色彩理论、心理物理学中的色彩心理学、森林景观评价及与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营建应用相结合,对于解决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的季相培育相关问题、提升森林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

风景林的色彩不同,就可以给游客以不一样的感官感受。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对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反应。例如:红、橙、 黄色易使人联想到温暖的火光和阳光, 刺激人的大脑兴奋, 让人激动、 热烈,而蓝色、 青色, 让人联想到大海、 冰川的寒意, 让人平静、 清醒。不同的色调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暖色调的膨胀让人亲近, 而冷色调的收缩效果, 让人有距离 感。正是缤纷的色彩产生的不同效果, 点缀和美化着人们的生活。7而风景林的色彩还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给人们以多姿多彩的景观欣赏。如:夏季公园满眼绿色树木给人生气蓬勃,朝气向上的直观感受;而到了冬季,寒风萧瑟,满目的苍白景象是给人荒凉寂寥的心里思路[6]

近年来,随着3S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开始采取利用3S技术来量化风景林美景度,通过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GIS提供的可视化功能,实现风景林色彩美学评价的室内计算机屏幕化,以探索出科学适用的风景林色彩美学评价之路, 为风景林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本篇论文将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林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区1986、2002、2006、2017多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落界调查数据为主要信息源,建立紫金山 1∶ 10 000地形图制作的空间分辨率为3.3mtimes;3.3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GIS支持下,根据不同时期风景小班矢量文件中的优势树种属性值,通过查询不同季相林冠层色彩特征,将研究区风景林的色彩时空变化进行可视化处理,将其计算机屏幕化。与此同时,将色彩变化和美景度联系起来,并量化分析,从而构建科学的景观尺度风景林色彩调控对策。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景观 (landscape ) 原是美学概念, 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 也指人类视觉所看到的自然与人文现象的总和。15世纪以来, 景观概念从当初透视中所能见到的地表景色, 逐渐演变成美学、地理、生态学等不同学科的意义 [7]。现在景观多指风景、视觉形象及景观生态学含义 (本文指前两者)。景观美学是隶属于美学的一门应用性边缘学科, 而景观评价一直是国际前沿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对于森林景观的评价已形成4大学派,分别是:①专家学派,主要以形式美的原则为依据评价景观;②心理物理学派,主要通过景观与审美结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