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体营养对野茉莉花芽分化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7-06 06:07

树体营养对野茉莉花芽分化的影响

文献综述

1 前言

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 Sieb. et Zucc].又名木桔子(湖北)、茉莉苞、野花棓、候风藤(植物名实图考)、齐墩果(日本),属野茉莉科野茉莉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中的植物。产于秦岭和黄河以南,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生长于海拔400-1804米的相对潮湿的密林或山沟中。[1] [2]野茉莉为喜光树种,生长迅速,喜酸性、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土壤,花白色,花梗纤细,长2.5-3.5cm,开花时下垂,花期4-7月,果期为9-11月。[1] [3]野茉莉的叶和果实可入药,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风湿痹痛、瘫痪。[4][5]当前,野茉莉的应用有多个方面:种子油用于制作肥皂或机器润滑油,油粕用作肥料,花作庭院观赏植物,以及用于水土保持。[6]

植物通过花芽分化才能开花结果,因此,花芽分化数量的多少与质量的高低,对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影响。花芽分化具体是指芽由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标志。[7]花芽的分化和发育是一个形态建成过程,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作为基础。花芽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养物质是否充足。[8] ]因此,很有必要研究树体营养对野茉莉花芽分化的影响,来探索促进其开花、结果的措施,提高其经济效益与观赏价值。

2研究进展

2.1 野茉莉研究进展

近来关于野茉莉的研究主要涉及其自然地理分布、化学成分、种子休眠与萌发、栽培及园林应用等。郑万钧[1]将野茉莉科、属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分类。王峰等[9]已从野茉莉中成功提取出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木脂素、萜类,以及少量苯丙素、甾体等化合物,进一步探索了野茉莉的药用价值。福建省医药研究所[10]的研究表明,野茉莉在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地区,种子繁殖容易,生长很快,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任杰等[11]通过体外抑菌、大鼠棉球植入、足趾肿胀和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表明野茉莉叶水提物具有抑菌、抗炎及止咳的功能。目前对野茉莉的医用用途研究较多,但对其花芽分化的研究几乎没有,急需填补空白。

2.2 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目前对花芽分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果树领域,如苹果、梨、柑橘等。花芽分化分为生理分化期和形态分化期两个阶段,其中生理分化是形态分化的基础。张锦松等[12]通过环割与倒贴皮试验,证明了可以用叶片细胞液可溶性糖浓度来检测花芽生理分化期,即出现第一次细胞液可溶性糖浓度高峰,随后急速下降的时期为生理分化期。

植物花芽分化受多种内外因子的作用与调控,如内源激素、碳水化合物、外界环境、人为施肥、基因等。

蔡中芳等[13]研究发现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淀粉含量变化呈显著的降低趋势,而芽体淀粉含量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证明在此期间芽体中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叶片这一营养器官。KrebHans提出了成花的碳氮比理论:当C 占优势时, 开花结实受到促进, N 占优势时, 营养生长受到促进。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常常应用移植或修剪树根的办法阻止氮素营养吸收或采用环割树干等办法使碳氮比增加, 从而促进其开花结实。[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