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效果评价文献综述

 2022-07-05 08:07

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与效果评价

盐碱地是指土壤中含有较多盐分的土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盐碱地在我国分布很广,对其当地的水土保持、植物生长和农林业生产都有很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已经研究并实践出多种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通过对盐碱地土壤的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并参考国内外成功案例,试图为挖沟抬田、土壤旋耕、生物覆盖等不同的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进行改良提供依据。

1盐碱地的基本概况

1.1我国的盐碱地概况

盐碱地包括盐土和碱土2种性质不同的土壤。土壤表层中的可溶性盐类超过0.1%称为盐化土壤。总盐量超过1%的土壤称为盐土。而土壤表层含有较多Na2CO3时会使土壤成碱性,交换性钠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大于5%称之为碱性土壤,大于15%称为碱土[1]。盐土还可分为内陆盐碱土和滨海盐渍土等土壤类型[2]。世界上的盐碱土面积很大,约有9.5亿hm2,约占陆地面积的1/3。我国的盐碱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和滨海地区[3],总面积达3.6times;107hm2,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4]。盐碱地一般位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地区,因为盐碱和干旱的危害,土地生产力水平很低,现在还有大面积盐碱地没有开垦使用。因此开发改良利用盐碱荒地,是增加我国土地后备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1.2盐碱地的成因

盐碱地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盐碱地形成的内因,而人为因素为外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形、水文等。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5]。盐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干旱,土壤的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条件所限制的,还有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共同影响所造成的。

自然因素导致盐碱地的形成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气候。由于我国是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导致盐碱地中土壤盐分具有季节性变化,夏季降雨集中,土壤产生季节性脱盐,但是春秋干旱季节,土壤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又会引起土壤积盐。气候干旱、排水不畅以及地下水位过高,使盐分积聚土壤表层的数量多于向下淋洗的数量,结果导致盐碱地的形成。二是水分。盐碱地中的盐分是通过水分运动来扩散的,其中主要是由地下水的运动。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的深浅和地下水的矿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地下水位越浅,地下水越容易通过土壤孔隙上升至地表,从而蒸发散失。如果蒸发的水分越多,留给表土的盐分就会越多。尤其是当地下水矿化度大时,土壤盐碱化程度更为严重[1]。三是地形。地形起伏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土壤中的盐分也不同。例如在华北平原坡度较陡,自然排水通畅的地区,土壤不发生盐碱化。冲积平原的缓岗,地形较高,一般没有盐碱化存在。但冲积平原的微斜平地,排水不畅,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但程度较轻。而洼地及其边缘的坡地,则分布较多盐碱土。在滨海地区,排水条件更差,又受海水影响,盐分大量聚积。总之,盐分随地表、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从地形看,在低平地区的一些局部隆起处,由于蒸发快,盐分由低处移到高处,从而积盐较重。地形还影响盐分的分移,因为各种盐分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盐分可以被径流携带运输到较远的地方,而溶解度小的则运输到较近的地区。四是母质。母质对盐碱地形成的影响,其一是母质本身含盐,母质中的盐分可能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在干旱的条件下盐分得以残留下来成为目前的盐碱土。其二是含盐母质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露出成为陆地,从而使土壤含盐。

人为活动对盐碱地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部分土地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量大,渗漏严重,因此排渠坍塌、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其余以蒸发作用形式排泄,水中的矿物质滞留于表层土中,致使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