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修枝对林下土壤性质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7-05 20:05:05

杨树修枝对林下土壤性质的影响

杨树修枝是一种促进杨树生长,培养优质木材的有效技术措施。修枝可以促进林木和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改善林分结构与光照等,从而加快森林土壤中的能量代谢和养分循环。修枝作为一项传统的森林经营措施,对调节林分生态系统的物质分配,生产干形良好、经济价值较高的良材起着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修枝还能改善林分卫生状况,有效维持林分稳定性,防治林木病虫害[1]。目前,林木修枝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措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林业生产实践中,林木修枝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工修枝是一个复杂的人为干扰过程,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修枝也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内容多集中在修枝技术及其对林木生长和材质的影响等方面,往往忽略了修枝对林地环境的影响[2]。本文对杨树修枝及对土壤的影响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综合分析,以期为今后的修枝对土壤产生的影响以及确定杨树合理的修枝强度提供参考。

1杨树修枝主要技术

1.1修枝时间

修枝时间会影响修枝后伤口的愈合,进而影响修枝的效果。修枝时间包括修枝季节、修枝间隔期、起始年龄等,目前国内外对修枝时间的研究案例较少,根据研究结果及生产实践来看,修枝季节与树种的休眠特性有关,对于具休眠特性的树种,修枝应在休眠季节进行,此时修枝养分损失较少,且修枝后伤口愈合快,有利于新梢生长。如果树种的萌芽能力强,修枝应该在生长季进行[1]。修枝不宜在雨季进行,以免伤口不易愈合而感染病害。

修枝间隔期因树种与环境等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杨树的修枝间隔期,方升佐等建议杨树一般2年左右就需要修枝1次[3]。对于大多数树种而言,修枝的起始年龄一般在幼龄阶段,原因是幼龄阶段的枝条直径较小,生长快速,修枝后伤口愈合快[4],且幼龄阶段的修枝伤口不易受真菌侵染而造成腐烂[5]。除此之外,造林方式、造林密度、立地条件等因素也会对修枝的起始年龄造成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2修枝强度

虽然修枝有利于林木生长,改善土壤性质,但不合理的修枝强度对于林分健康生长却可能适得其反。一旦修枝强度过大,不仅不会对林分生长起积极作用,反而会抑制林木生长,同时也会增大伤口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如若修枝强度不足,就无法达到修枝的预期效果[1]。不同地域、不同品种的林分,其最佳修枝强度也会不同。例如,王春胜等通过对对西南桦的研究,得出了西南桦的修枝强度不宜超过33%的结论[6],在Olsquo;Hara对花旗松的实验研究中表明,花旗松每次修枝的强度最好在33%以下[7]。对于辐射松的适宜修枝强度为45%,而福建柏的适宜修枝强度为50%。当然,所有的试验研究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针对特定林分进行的,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具体的适宜修枝强度还是会由于自身情况而产生差异。综合所有实践研究可以看出,每次的修枝强度基本都在30% ~50%,但具体的最佳修枝强度要根据树种、年龄、培育目的、修枝成本等综合因素共同来确定。

2修枝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