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冬青品种花芽分化过程显微观察文献综述

 2022-07-02 22:27:42

冬青属植物嫩叶制茶化学成分指标比较分析

1立题依据

1.1冬青属植物茶叶研究概况

冬青属( Ilex L.) 为无患子目冬青科的唯一属,400种以上,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地区,主产中南美洲和亚洲热带。我国约204种,多为常绿树种,长江以南各省盛产。果色鲜明,冬季长期挂在枝头不落,可供观赏;花多而密,也可作蜜源植物;部分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咳、化痰作用[1]。冬青属嫩叶制成的茶有的称“苦丁茶”,被称为“苦丁茶”并广泛使用的主要冬青属植物有枸骨(Ilex cornuta Lindl.)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五棱冬青(l.pentagona SK.Chen,YX.Feng et C.E.Liang),苦丁茶冬青(I.kudingcha C.J.Tseng),霍山冬青(l.huosanensis Y.H.He)及华中枸骨 (I.centrochinens is S.Y.Hu) [2]。用枸骨制作成茶叶的例子出现在江浙等地,当时还不是成片种植的,只是将野生枸骨叶和茶叶共同制成。霍山冬青是2002年新发现的,所制成的茶叶,它的保健效果还不明确。大叶冬青和苦丁茶冬青是制成茶叶的大部分材料,药理作用相似,是使用最多的两种。最近的一些年来,这两种冬青的市场逐渐扩大,开始了大面积生产。浙江金华等县市出现大面积的人工栽种地。五棱冬青是在1998年发现的,在广西,当地人会将其和苦丁茶冬青混种[3]

冬青属植物制成茶叶拥有显著的药理保健作用,2007年,邱丰艳,王小精对于苦丁茶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详细说明了冬青属茶叶中具有的减肥降脂,消炎杀菌,降压,抗氧化,抗癌等有效成分[4]

1.2选题经过及设想

本课题的来源于科研课题:“观赏冬青新优品种培育关键技术与创新应用的示范”。冬青属植物许多品种可以用来制作茶叶,如大叶苦丁茶、巴拉圭马黛茶、毛冬青和铁冬青茶等。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南京林业大学种质资源库20多个品种。调查不同品种冬青嫩叶制作的茶叶的化学性状,为冬青属产品的开发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实验材料丰富,南京林业大学目前的100多个冬青品种和宜兴茶厂建立的良好的合作。茶叶的加工技艺先进。设想就是通过研究冬青属嫩叶制茶的化学性状,可以开发更多更好的冬青属产品,包括像冬青茶这样的应用。扩大冬青属产品的市场。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表明茶叶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冬青属植物制成的茶叶对人体保健和医药健康具有显著的成效。而且我国饮茶历史悠久,对于用冬青属植物制的茶“苦丁茶”的饮用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自古以来就有饮用的先例。只是现如今对冬青属植物嫩叶制茶以及饮用冬青茶不是很多,大家喝茶一般以山茶属的为主,冬青茶的市场比较窄,生产加工工艺也不是很多,人们的认知也少。如何打开冬青茶叶市场和并广泛地将其推广使用,是待解决的问题。

冬青属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复杂,且具有防治脑血管作用,降血压降血脂作用,可以用来制作成药物,供病人使用。减肥和抗氧化的功效可以用来美容,一些微量元素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对冬青属茶叶的化学成分研究就有了意义,弄清楚化学组成可以为开展药理和保健作用研究提供参考。对冬青属植物可以制茶的品种的推广种植具有比较大的激发促进作用。

1.4冬青属制茶品种概述

目前全世界冬青属植物品种有500-600个。我国约200多种。应用于制作茶叶的品种不是很多,较为广泛的品种有大叶冬青、枸骨、霍山冬青、苦丁茶冬青,五棱冬青、毛冬青(Ilex pubescens var. pubesce)以及铁冬青(Ilex rotunda Thunb)。大叶冬青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福建等地。叶长椭圆形,革质。先端锐尖,或稍圆,基部钝。当地人通常在清明前后采摘嫩叶烘焙成茶叶来饮用。枸骨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徽、湖北及广东等地均有栽培。叶片含有多种药效营养成分,可以入药。具有清热消暑,治疗肺痨咯血,养肾等功效。霍山冬青是何云核在2002年发表的一个新的种。发现于安徽大别山地区,有当地人作为“苦丁茶”饮用的例子[5,6]。苦丁茶冬青和大叶冬青是近源种,通常制作上会混用。五棱冬青在广西和湖南等地都有分布,当地居民会将其和苦丁茶冬青混种,它们在形态结构上有一定的相似。毛冬青的药理作用显著,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南和福建等地。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7]。铁冬青主要产于杭州及临安等地,长在湿润肥沃的坡上。叶子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具有止痛止血,治疗风热感冒[8]

1.5冬青属制茶品种的引种栽培

2002年四川省苗溪茶场将大叶冬青苦丁茶从广东英德引种到四川苗溪,经过一系列的试种。发现长势很好,有两个生长高峰,分别是4、5月和7、8、9月。引种后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引种后第三年就可回收采摘。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9]。梅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从梅州市大埔县引种野生毛冬青,开展了毛冬青的育苗技术,栽培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研究,逐渐总结出一系列的毛冬青优质种植的方案,提高了毛冬青的生长质量,加快人工繁育毛冬青的进程[10]。2017年,顾文亮,庄辉发等以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的不同,处理时间的不一样,以及营养土的调配的不同为条件,进行对比试验。发现使用浓度为300mg*L-1,PH为6.5的萘乙酸处理8h以上,这样的苦丁茶冬青的插穗长的好[11]

1.6冬青属制茶品种的习性

大叶冬青的适应能力,抗性能力强,常常生长于300-1400m山坡上[12],是理想的栽培繁育树种,也是可大规模生产繁育生产茶叶的树种。大叶冬青喜欢湿润温暖的气候,土壤疏松肥沃,无论酸性,碱性还是中性都能很好的生存。之前的四川引种试验[9]中,大叶冬青在四川苗溪的冬季12月到翌年3月的时候,可以不加保护措施,便可越冬。不会冻死。毛冬青这一可以制茶的品种,生长于海拔100-1000m的山坡常绿阔叶林中,或路边、溪边。适应性广,具有较强的耐干旱性,耐瘠薄,适应我国南方的红、黄壤。而且还较耐阴,郁闭度达到0.8以上的常绿林中,还可以很好的生长[10]。枸骨喜欢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在部分遮阴的情况下也可生长,喜欢湿润温暖气候,土壤要求微酸性,肥沃。比较不耐寒,可以抵抗一些有害气体[13]。铁冬青生长于长江以南地区,生在海拔400-1100m的阳坡。越南和日本都有分布。铁冬青虽喜欢湿润温暖气候,但如果积水生长就会不好。比较耐寒,耐霜冻[14]。具有往高纬度地区引种的可能性。是培育优良的高山茶叶的一个可选品种。苦丁茶冬青和大叶冬青是近源种,生长习性相近。霍山冬青是进年发现的新种,分布较窄(安徽霍山地区)。五棱冬青耐寒,分布广。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内外冬青茶的利用历史

我国以前对冬青属植物制成的茶叫做:苦丁茶,至少2000年的历史。东汉时成书的《桐君录》、唐代陆羽《茶经》、明代方以智《通雅》、清代李调元《南粤笔记》等都提到苦丁茶。台湾称一叶茶,日本称多罗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称茶王。南美洲称巴拉圭茶,美洲东南部至古巴的是Dahoon。我国传统的“苦丁茶”的物种资源多样,至少12科23属[3]。但目前被制作成苦丁茶的冬青属植物只有枸骨, 大叶冬青,苦丁茶冬青,五棱冬青,霍山冬青,华中枸骨。冬青属其它种例如毛冬青等也可制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