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弯孢霉菌(Curvularia sp.)的致病性分析与分类鉴定文献综述

 2022-06-30 23:03:25

文献综述

1 杉木的分布与价值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e)为杉科杉木属树种。作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经济价值极高的速生用材树种,杉木的栽培区很广泛,在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广西等多个省份均有栽植。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常因地形因素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木材黄白色,散发香气,质地软而细腻,纹理平直,易于加工,不易遭虫蛀,可应用于建筑、桥梁、船舶、家具制造等行业。杉木还具有生长迅速的优点,可通过种子或插条进行繁殖,亦可通过根株萌芽更新[1]。以上优点使得杉木在南方地区用材树种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病害种类日趋增加,有的种类已严重影响到了杉木的生长态势,使其成材和出材率明显减少,因此杉木病害问题在林业生产上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2 杉木病害的研究概况

2.1 杉木主要病害种类

杉木炭疽病:常发于杉木栽培区,低山丘陵地区的人工幼林尤为严重。感病后轻则针叶枯萎,重则整株枯死、成片枯黄,受害林分生长停滞从而造成巨大的木材损失。该病的症状是“颈枯”,即梢头顶芽下10cm左右的针叶集中发病。感病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或同心轮纹状的暗褐色斑点,病斑不断向四周扩展直到叶片枯死,严重时危害整个枝梢。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可以在叶片表面观察到黑色子实体和粉红色分生孢子堆的存在[2]。杉木炭疽病是具有潜伏侵染现象的病害。在气温适宜、相对湿度高的情况下针叶带菌率较高,所以在年均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会加重[3]。另外该病的发生和立地条件、造林措施密不可分,土壤贫瘠、抚育管理水平低下的杉木林发病情况较之立地条件好、造林水平高的更严重[4]。经研究表明病害的发生和树龄也存在一定关系,随着树龄增大林木抗病能力增加,受害程度也相对减轻[5]

杉木溃疡病:分布于福建、湖北、贵州、广西等地,引起杉木枝条发生溃烂、肿大,叶片枯死。病害发展初期,枝条或主干表皮出现椭圆形红色小点,隆起,逐渐扩大发展成梭形红褐色病斑,往往数个相连,导致枝条肿大;病害发展后期,病斑破裂,呈溃疡状,并出现很多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杉葡萄座腔菌的子实体,最终病斑不断扩展环切枝条将导致整梢枯死[6]。杉木溃疡病多发生在4月之后,气温升高至20℃、雨水充足的条件下,越冬菌丝开始萌发,5至6月达到发病高峰期。病原菌喜温喜湿,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水分含量充足的嫩枝比多年生老枝更易感病[7]

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广泛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低山丘陵地带的杉木栽培区发病严重。该病一般危害杉木幼树的针叶和嫩梢,造成针叶或梢头枯死。叶片感病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周围有淡黄色水渍状晕圈。随后病斑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转为暗褐色,四周有半透明环带。病斑相连使得成段针叶褐化,两端有淡黄色晕带,严重时全叶枯死。嫩梢上的病斑多呈梭形,后不断扩大至相连,使得嫩梢大面积枯死。在该病发生严重的杉木林分,林冠犹如火焚,高生长显著下降,严重影响了杉木的正常生长量和出材量,削弱了其经济价值。病原菌为杉木假单胞杆菌,靠风力和雨滴击溅作用传播。病害的发生与月平均降水量正相关,因此6月、9月下旬至10月是一年当中的两个高峰期,雨水多的年份病害加重[2]

2.2 杉木病害防治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