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属部分种地理分布格局探讨文献综述

 2022-06-24 23:17:36

关于樱属部分种地理分布格局探讨的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

1.1樱属植物相关研究

1.1.1国内樱属植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全世界樱属植物统计150种,分布于北温带,亚洲、欧洲至北美洲均有记录,主要种类分布在我国西部和西南部以及日本和朝鲜;中国的野生樱花资源十分丰富,远远超过日本及相邻的国家,分布范围很广,从东北到西南,都有樱花的生长。目前,中国樱属植物超过 50个种或变种,至今已发表中国樱属植物野生种(变种)双学名 293 个,已处理 272 个,21 个学名未作处理,需进一步研究[[1]]。我国近代对国产樱花的系统研究从陈嵘[[2]]先生开始,刘慎谔[[3]]、俞德浚[[4]]、郑万钧[[5]]、李朝銮[[6]]、王贤荣[[7]]等对我国樱花资源进行过调查、整理,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樱属植物分类系统。其中,王贤荣[[8]]对国产樱属植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共记载樱属植物 48 种 10 个变种,采用 Ph.Miller 的观点,把所有樱花植物作一个独立的属 Cerasus 处理,分两个亚属 :樱亚属 Subgen .Cerasus 和矮生樱亚属 Subgen.Microcerasus ,对樱亚属的系统做了较大的变动,支持设立 两 个 组 :直 萼 组 Sect. Pseudocerasus 和 反 萼 组 Sect.cerasus ;组下设 12 个系,新成立了芒齿系 Ser. Setolae X.R.Wangemsp;etemsp;Shang 和展萼系Ser. Pseudocerasoides X.R.Wangemsp;etemsp;Shang,重新组合了红果系 Ser. Conradinia(Koehne) X.R.Wangemsp;etemsp;Shang ;修 改 后 的系 统, 各 类 群的范围更自然明确,并表明广大的西南高山地区是中国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蕴藏着近 30 种野生樱花类群。李朝銮等[6]也采用 Ph.Miller 的观点,将樱花植物处理为独立的属 Cerasus ,以腋芽单生或腋芽三芽并生将樱属分为两大类,并编制检索表,其下无更小的分类单位,整理记载樱属植物 44 个种及 8 个变种。

1.1.2野生樱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及保护现状

我国是樱属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之一,而广大的西南高山地区更是我国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蕴藏着 30 余种野生樱属植物类群[6]。这可能与野生樱属植物的进化进程有关,在第四纪冰期时,气候发生剧烈变化,海平面上升,这些高海拔区域很可能是野生樱属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也是保存相对完整的野生樱属植物原始类群,但在冰期各物种的居群大小均受到严重的压缩,在后期进化过程中由于遗传漂变的作用,只有部分物种在冰期避难所得到了固定,才得以保留至今。这也是目前每个调查点仅有少量野生樱属植物物种分布的可能解释。庆幸的是这些高海拔区域目前受人为活动影响比较小,居群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才保存有较完整的资源类型。野生中国樱桃可能是冰期避难所保留下来的居群相对较大的一个分支,其在较多的避难所得以固定,且在间冰期有了快速的群体扩张,再加上频繁的依靠鸟类及河流的种子传播,使野生中国樱桃在较短的进化时间内有了很广泛的个体分布[[9]]。

尽管我国拥有种类丰富且分布广泛的野生樱属植物资源,但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野生樱属植物遗传资源的破坏和流失情况非常严重,多数分布地的野生樱属植物种类单一而且受威胁程度日趋严重。部分地方的部分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已经不复存在,如欧茂华等[[10]]报道的贵州印江梵净山和雷山雷公山的部分野生樱属植物物种在调查中未发现。就现存资源的保护现状来看,只有极少数的分布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如陕西佛坪、贵州印江梵净山、甘肃两当等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管理,受人为肆意破坏的威胁因素较小。而多数种质资源都零星分布于山坡密林、公路旁以及田边,而且距离城镇较近。这些资源由于没有对其进行任何保护和管理,一直处于放任状态任其自身自灭,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其居群数量的破坏十分严重,而且一些较大的居群也正处于萎缩状态。

1.1.3我国原生樱属植物资源的分布概况

在西南部的高山地区及川东鄂西山区高度密集,并向东至华中、华东、华南,向北至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大部分樱属种质受海拔、纬度等环境影响,分布区域相对集中、固定,也有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华中樱C. conadenia等种质适应能力较强,分布范围极广(见表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