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贮藏条件下6种黑莓果实外观与营养品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13 20:02:46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研究背景

黑莓(Rubus spp.)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属于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实心莓亚属(Eubatus),是重要的小浆果类果树,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第三代浆果”。悬钩子植物是全世界分布广泛的一类蔷薇科灌木,在我国主要以野生状态分布,但在欧美国家已有上百年的种植历史。黑莓是悬钩子属灌木的优良栽培类型,其具有生态适应性强、易栽培、成林快、产出较早的特征[1-3]。黑莓最早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于1986年引入国内,相比树莓其主要适于冬季较温暖的南方地区,现已在江苏等低山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近年来已辐射推广至安徽、山东、贵州、浙江和四川等地。根据调研,2007年全世界黑莓的栽培面积达20035 hm2,生产量达到154644 t。其中,中国囊括了几乎整个亚洲黑莓的生产,种植面积有1550 hm2 [4]。黑莓主要收获软质浆果,其果实营养丰富且兼具药用功能,是人们摄取纤维素、维生素E、天然色素和黄酮类物质的重要来源[5]。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黑莓果实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与药用功效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6]

1.2 研究目的

黑莓成熟期集中在夏季,采后田间热和呼吸热较高,呼吸作用旺盛,各种生理代谢加快。又因为果实柔软多汁,果实中水分含量高且组织娇嫩,果皮极薄,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使得黑莓果实品质下降快,腐烂率极高,造成严重的采后损失,制约了黑莓鲜果的销售,影响了果农的效益[8]。国内市场上少见鲜食黑莓供应,其主要原因就在于黑莓成熟果实采后存放在0℃ 仅能维持2-3 d,堪称最不耐贮藏的果实[7]。与此同时市场对黑莓消费需求量日趋增多,但国内生产的黑莓果实主要用于加工用途,制成饮用产品或提取酚类成分加以利用。相比其他鲜食林果,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且在加工过程中果实营养成分易于流失。

为保存鲜食用黑莓果实的品质,国外目前已进行了果实采后处理及包装方式的研究,认为可通过容器选择和贮藏环境的调节延长黑莓果实货架期,国内关于黑莓浆果采后贮藏保鲜的相关基础研究目前开展较少[8-10]。本文通过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六种黑莓外观及营养品质研究,并以新鲜黑莓为实验对象,对贮藏期间黑莓外观品质、色泽变化、坏果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含量以及可溶性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六种黑莓在不同贮藏温度下的采后品质劣变状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黑莓采后贮藏方法研究现状

黑莓果实的成熟的最显著特征是小浆果着色,果实表面由最初的青绿色,逐渐变成红色,再转变成紫红色到紫黑色。果实在采收时的成熟度根据其采收用途、运输条件及其他因素而定。供鲜食、运输距离短且保藏条件好的,果实需基本完全成熟(成熟度应在9成以上);若作贮藏用的果实,则要在果实充分成熟前的2-3 d采收[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