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甲脂对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2-03-31 20:50:48

茉莉酸甲酯对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特征的影响

1 东京野茉莉的研究进展

1.1东京野茉莉概述

东京野茉莉(Styrax tonkinensis)为安息香科野茉莉属落叶乔木,树高6-30 m,在我国云南、福建、广西、贵州和江西广泛分布。东京野茉莉喜气候温暖、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或林缘(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7)。东京野茉莉生长速度快,5-6 a为1个轮伐周期,伐后再生力强,生物产量高,其枝干不仅可作为理想的工艺、胶合板和纸浆用材原料,也可用作生物乙醇的原料;东京野茉莉树脂含香脂酸,可作为贵重药材;东京野茉莉主干通直,叶面浓绿背素白,花似茉莉,白色成串,清香,也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傅立国,陈潭清,2003;吴克选等,2002;肖复明等,2005)。

东京野茉莉种子属于油质种子,大部分化学成分贮存在胚乳中,且种子能直接食用(刘光斌等,2007),其种子含油量高达70%,且含大量人体所必需的油酸和亚油酸,不仅是加工生物柴油的好原料,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植物种子作为生殖器官,是物种延续、新老交替的结果,该阶段发育的好坏不但影响种子本身的品质,还会影响下一代的正常生长(田宏等,2019;Hampton,1991)。植物种子油脂是由脂肪酸和植物从开花、传粉、受精到种子成熟,溶解态养分转化,逐渐积累为非溶解态的干物质,同时各种酶活性下降,水分大量散失,呼吸作用强度减弱,种子经短期休眠开始细胞分裂和分化,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系列复杂变化,最后发育为成熟种子。在这过程中,种子的含水量、贮藏营养物质、酶活性等的变化与种子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王立群等,1996;张俊超等,2018)。研究植物种子发育过程中重要成分的积累规律,可在关键时期利用生理生化或现代分子手段调控生产生活所需的重要物质含量,进而改善该物种品质,提高生产效益(周长富等,2013)。植物油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日常食用,还具有许多保健药用功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仲晓芳等,2019)。随着国内油料消费增加,油料加工产品需求增长,这也带动了国内油脂油料种植业的发展(Durrett et al.,2008)。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1.2.1 安息香科研究进展

安息香科(Styracaceae)隶属柿目(Ebenales),与山矾科(Symplocaceae)、山榄科(Sapotaceae)和柿科(Ebenaceae)最为接近(黄淑美,1994)。该科约11属,如野茉莉属(Styrax)、秤锤树属(Sinojackia)、白辛树属(Pterostyrax)、赤杨叶属(Alniphyllum)等(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7);180余种,如野茉莉(Styrax japonicus)、东京野茉莉(S. tonkinensis)、灰叶安息香(S. calvescens)、赛山梅(S. confusus)、白花龙(S. faberi)、老鸹铃(S. hemsleyanus)等。该科植物多为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单叶互生无托叶,总状或圆锥花序,常为两性花(芦建国等,2010),花萼杯状、倒圆锥状或钟状,花冠合瓣,极少离瓣,裂片通常4-5,很少6-8,子房上位、半下位或下位,3-5室或有时基部3-5室,胚珠倒生,直立或悬垂,核果有一肉质外果皮或为蒴果,稀浆果,具宿存花萼,种子无翅或有翅,常有丰富的胚乳,子叶大型,略扁或近圆形(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1987)。安息香科树种多为阳性树种,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坚硬,是理想的工业用材树种。开花时花洁白清香,可作庭园绿化树种。可在多数该科树种种子油或树脂内提炼出安息香,是重要的加工芳香油的原料(陈涛等,1996)。安息香科树种广泛分布于秦岭、长江以南至南岭以北以及西南地区(张程,2010),在热带、亚热带林区中常为上层树种,但在群落构成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安息香科树种资源丰富,张程(2011)曾在2009-2010年期间,对湖南安息香科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将当地安息香科植物生境类型划分为4种,即生长于次生林林缘或林中空地、在次生林中形成不稳定先锋群落或是常绿阔叶林区次生林的中层树种、沿小溪生长以及散生于常绿落叶混交林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