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管翅式换热器内翅片温度场的模拟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5 22:48:51

常见管翅式换热器内翅片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文献综述)

1背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能源危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而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0%,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国家。为了节约能源,我国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所以,全国各行各业已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加到三分之一以上。因此,降低能耗已成为我国完成“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2]。各种换热器是耗能的主要组成部分,换热器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能量消耗水平的高低。因此,研究换热器传热的强化技术并设计新型高效的紧凑式换热器,不仅是现代工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课题,也是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紧迫任务。

换热器作为必不可少的换热设备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制冷、供暖等行业[3]。管翅式换热器作为一种紧凑式换热器,在制冷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具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随着空调与制冷行业的技术发展,环保法规的进一步严格控制,在深入推进绿色节能的工业背景下,对换热单元自身换热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以弥补替代制冷剂性能低下,换热器的强化传热得到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换热器结构(换热管和翅片类型)以及相关换热器成形工艺是影响换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现状

早在1930年英国马尔斯顿·克歇尔瑟公司(Marston Excelsior Ltd)就用浸渍铅焊方法,用铜及其合会制成板翅式换热器用作航空发动机的散热器。一九四二年美国人诺尔利斯(W. H. Norris)首先进行了对平直翅片、波纹翅片、锯齿翅片、多孔翅片、片条翅片、钉状翅片的研究,找出了这些翅片的传热因子,摩擦因子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2.1理论研究现状

在部分换热器中,换热器一侧是液体,另一侧是气体,而气侧的传热阻力往往远大于液侧的传热阻力,因此降低气侧热阻成为了强化换热器换热能力的关键。在气侧加装翅片可以增大气侧的换热面积,有效降低气侧热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