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电厂220th燃油锅炉本体设计文献综述

 2022-05-12 21:32:36

某热电厂220t/h燃油锅炉本体设计

摘要: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作为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伴随着我国火电行业的发展而发展。火力发电分为燃煤汽轮机发电、燃油汽轮机发电、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和内燃机发电。火电仍占领电力的大部分市场,只有火电技术必须不断提高发展,才能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本文根据国内外燃煤电站锅炉和燃油电站锅炉的利用现状,分析了燃煤锅炉的存在主要问题,并整理出未来燃油电站锅炉的发展趋向,提出220t/h燃油锅炉本体的初步设计。其意义在于,对未来我国电站锅炉的发展有了基础基调,为进一步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学习了理论技术。

关键词:电站锅炉;利用现状;发展趋势;技术进展

引言

现如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着高参数、高级别的电力设备的投入使用,这也就使得电站锅炉常规能源煤的消耗量不断增加。锅炉在燃煤的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SO2、NO、CO2、CO、粉尘等污染物。据调查,SO2的排放量达900万t/年,CO2的排放量达12.5亿t/年,粉尘的排放量达280万t/年[1]。这些排放物成为煤烟型大气的主要污染源。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火力发电是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生产电能的主要方法。然后蒸汽沿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一起高速旋转,从而发出电来。最后又被给水泵送回锅炉中重复参加上述循环过程。所以,对燃油电站锅炉的设计是每个科研人员都应重视的问题。

1 我国燃煤电站锅炉的利用现状

现代电力工业是规模巨大、发展迅速的先行行业。电站锅炉一般容量巨大、蒸汽参数(压力、温度)高,要求性能好,是火力发电站中的主要设备之一。我国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底总安装已经达到三亿零七百万千瓦[2],其中容量的大约75%是火力发电。我国电站锅炉已进入大容量、高参数、多样化、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新时期。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采取引进—消化吸收—攻关创新—推广应用的技术路线,自主研制开发火电机组,促进了电力工业在装备、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方面跃上新水平。现已发展到设计制造600MW的亚临界压力机组;电站锅炉、汽轮机的蒸汽参数从中压、高压发展到超高压、亚临界压力;汽轮发电机电压从6.3kV 发展到20kV;冷却方式已掌握了空冷、氢冷、双水内冷、水氢氢冷等技术。近10年来我国新建火电机组容量也从以100~200MW 为主发展到以300~600MW为主[3]。300MW以上的超临界机组逐渐投入使用的数量也达十几台,上海石洞口二厂早在1991年开始投入运行600MW的超临界火电机组。据统计,我国投入运行的500~800MW机组已有近40台。国电泰州一期工程2台1000MW的超超临界机组于2005年投入运行使用。在炉型方面,有通常采用的“prod;”型布置锅炉,也有大型塔式布置锅炉;既有四角切圆燃烧、墙式燃烧方式,也有“U”和“W”型下射火焰燃烧方式;既有固态除渣、液态除渣锅炉,也有逐渐广泛采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随着城市的建设需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中小型的燃油燃气锅炉也日益增多。

2 国外燃煤电站锅炉的利用现状

目前,国外大力发展大容量、高参数、自动化水平高、低能耗、低污染机组。单机容量达到600~800MW。积极开发超临界压力机组;开发高效、低污染常压、增压流化床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单机容量已达226MW。空冷机组向大容量方向发展,直冷型空冷机组单机容量已达665MW,间冷型空冷机组单机容量已达688. 6MW。火电机组大多能快速启停,有较好的调峰能力,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并采用更为可靠、灵活的集散型微机控制系统。如由澳大利亚奥斯塔电力公司运营的斯坦韦尔电厂(容量为1400MW的燃煤电厂),除办公室人员外,目前仅需要两名现场工人运行,大部分时间整个电厂均处于地区调度中心的自动控制之下[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