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处理对人造板中氮迁移和转化特性影响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2-03-03 22:31:48

烘焙处理对人造板中氮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

文献综述

0 前言

我国是当今人造板生产第一大国,也是人造板材使用大国,中国人造板产品产量占全球人造板总产量的50%~60%[1]。中国人造板产品主要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造板迎来了频繁的更迭换代,必须要考虑人造板的废弃处理问题。目前对废弃人造板的处理主要有回收再生方法[2]、液化方法[3]、热解方法[4]。其中热解方法是对废弃人造板进行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方法,热解方法是通过热化学手段将废弃人造板中的大分子转变为小分子,将低能量密度的生物质转化成高能量密度的液态、气态产品。狭义的生物质热解包括干馏、慢速热解和快速热解[5]。。其有显著的优点和广阔的研究前景,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烘焙处理是指烘焙是指在150~300℃下对生物质进行低温热处理的过程,常见的烘焙方式包括常规烘焙、微波烘焙和湿烘焙(即水热预处理)常规烘焙一般采用对流或传导方式加热,湿烘焙对生物质原料的含水量没有要求,特别适合含水量高的生物质[6]

人造板能源化利用的主要问题是在人造板热解过程中,有大量的NOX析出,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空气中的氮氧化物随人体呼吸而进入呼吸道、肺部,因属酸性气体,依照化学特性,会对人体的呼吸道、肺部造成伤害,从而驱赶血红蛋白中的氧气并代替其位置,造成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疾病,年龄幼小,身体自身正在生长发育,吸入的氮氧化物将破坏肺部发育。环境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为NO、NO2,在空气中的雾滴、氧气的作用下,引发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给建筑物、设备设施造成腐蚀[7]。本文对人造板在烘焙处理的情况下氮迁移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综述了氮迁移和转化的影响因素及该问题解决的途径。

1研究现状

1.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许多学者对木质人造板在低温环境下的热解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人造板热解会生成可冷凝气体,该气体冷凝形成人造板的热解冷凝液,母军等利用电加热炭化炉对废弃人造板、速生杉木进行热解炭化处理,通过GC-MS 分析热解木酢液成分,结果表明木酢液中含有较多含氮成分[8]; 冯宜鹏等使用TG-MS-FTIR联用装置对高含氮木质废弃物进行了与热解气化特性相关的研究,对比分析常规生物质和高含氮木质废弃物的失质量、失质量速率曲线的异同,发现其失质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约200℃以下时为干燥失水阶段,原料内部的水分和少量挥发分析出,高含氮木质废弃物失质量为2.3%,在200℃以上到400℃时。原料内部的挥发分大量析出,高含氮木质废弃物失质量约为30.1%,失质量的速率达到最大值,同时,在第二阶段中含氮废弃物的析出峰值时的温度要低于常规木粉15~20℃,这意味着高含氮木质废弃物中的挥发分会在更低的温度下析出,这可能与其中含有的含氮粘合剂有关[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