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全寿命周期简称LCC,具体是指立足项目的长期经济效益,对规划的构思、决策、设计、制造、安装、运用,最终到报废的所有环节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最佳设计,使其达到最优化。
它一般受到物理、生产、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因素的制约;一般对从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全寿命周期环境成本以及全寿命周期社会成本三方面内容,对项目进行集中管理,以寻求LCC最佳方案。
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萌芽最初起源于1904年的瑞典铁路系统,LCC理论在美国的研究是源于1962年在美国国防部长的报告中披露。
1971 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寿命周期费用采购指南》,使有关规定和方法更加具体化。
LCC技术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我国,我国的LCC工作由海军起头,空军、二炮都积极推广运用。
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LCC的方法和有关规定才开始逐步完善,在航空、航天、舰船、车辆、建筑机械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与应用。
国内通常使用限额设计的方法规划设计电力系统,方案首先符合经济性上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可靠性方面的分析。
在工程方案的规划设计阶段,经济性指标通常只是考虑研究统计了初始成本,但是粗糙的考虑工程项目完工后运行阶段的运维成本和故障成本,特别是停电损失成本几乎不考虑。
由众多工程实例分析看出,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故障成本总和远多于建设成本,并且出现了规划设计环节与后期运行维护、退役处置等环节联系薄弱的问题,造成运营的结果和预期的规划有较大出入。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代表了变电站的高电压、大电流的电气部分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网络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电力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同时和配电装置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电气设备选择和控制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联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