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NSS数据研究川滇地区形变-应变特征文献综述

 2022-01-09 05:01

全文总字数:5360字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演化历史上最为壮观的地质事件之一,喻为世界屋脊,使整个亚洲乃至全球范围的资源分配、气候环境和生态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地震资料显示,自1900年以来,青藏高原及周缘地区仅 Ms ≥ 8.0 的地震就有6个,而介于 Ms 6.0~8.0 的中强地震,更是多达176 次。

川滇地区(即四川的西南部和云南)是青藏高原东部的重要边界,是南北地震带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在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陆陆碰撞作用下,该地区构造复杂,强震活动频发。

如2013年的四川420雅安地震,震级7.0,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本次地震更是共计造成了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

近十年来还发生过2014年云南鲁甸Ms6.5地震、景谷Ms6.6地震和2017年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等震级突破6的大型地震,频发的地震严重影响着川滇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碰撞,地震的发生则是地壳积累的弹性应变能沿板块边界或板块内部断层突发释放的结果,表现为断层错动和破裂。

了解地壳变形的过程和机制不仅有益于地球科学研究,同时也有利于人们了解、预防地震、地质灾害,对于维护人民安定的生活发展环境、促进地区繁荣有着深远的意义。

因此,本文将基于GNSS观测数据,研究川滇地区的形变-应变特征,以期获取与川滇地区强震孕育有关的地表构造运动特征。

二、研究现状自90年代以来,GNSS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青藏高原三维地壳运动的高精度、大范围和低成本观测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手段,因为该技术具有高精度、大范围、高效率和低成本等显著特点,故其逐渐成为了监测青藏高原三维地壳运动与构造形变的主要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