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AR技术原理与其沉降监测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8 10:01

全文总字数:2324字

文献综述

一.InSAR技术的背景与意义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是根据雷达图像的相位数据来提取地面目标三维空间信息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

InSAR的概念由L.C.Graham于1974年首次提出。

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它具有全天候、大范围、有一定穿透能力的特点,能够测量地面高程达到米级精度,并且可以对目标地面的慢速移动目标和地壳微小移动作高精度监测达到厘米级精度,空间分辨率也高达数十米。

因此,InSAR技术如今在生成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地质灾害检测地面变形和位移的检测、火山检测与灾害评估、地面沉降监测、农作物生长监测与生物量统计以及林业、冰川、海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InSAR技术虽然弥补了传统大地测量手段在空间分辨上不足及费用昂贵的缺点,但本身也存在许多局限性。

比如存在大量的误差源的影响,导致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受限。

本毕业设计拟对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并利用ENVI SARscape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研究InSAR技术在进行地表沉降监测时的应用。

二.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使用两幅或多幅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图,由于两副天线与地面某一目标之间的距离不等,使得在复雷达图像对同名象点之间产生相位差,形成干涉纹图。

干涉纹图中的相位值即为两次成像的相位差测量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