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停车库设计-总体设计文献综述

 2021-09-28 20:03:32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title}

文献综述

一、立体停车库概述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也在飞速发展,私人轿车的数量大大增加,使得停车难问题日趋严重。

已有的住宅区怎样改造补充车位、新开发的项目如何设计并提供车位、公共建筑怎样合理利用现有车位,总之停车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车辆与车位较为合理的比例应该为1.2:1。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大约为5:1,也就是说车位的满足率只有20%左右。而立体停车库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投资省,操作简单等特点,所以被许多国家开发并使用。

机械车库与传统的自然地下车库相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优越性。首先,机械车库具有突出的节地优势。以往的地下车库由于要留出足够的行车通道,平均一辆车就要占据40平方米的面积,而如果采用双层机械车库,可使地面的使用率提高80%90%,如果采用地上多层(21层)立体式车库的话,50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上便可存放40辆车,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有限的土地资源,并节省土建开发成本。

机械车库与地下车库相比可更加有效地保证人身和车辆的安全,人在车库内或车不停准位置,由电子控制的整个设备便不会运转。应该说,机械车库从管理上可以做到彻底的人车分流。

在地下车库中采用机械存车,还可以免除采暖通风设施,因此,运行中的耗电量比工人管理的地下车库低得多。机械车库一般不做成套系统,而是以单台集装而成。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其用地少、可化整为零的优势,在住宅区的每个组团中或每栋楼下都可以随机设立机械停车楼。这对眼下车库短缺的小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提供了方便条件。

二、立体停车库分类

目前,立体车库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升降横移式、巷道堆垛式、垂直提升式、垂直循环式、箱型水平循环式、圆形水平循环式。

(一)、升降横移式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单元可设计成两层、三层、四层、五层、半地下等多种形式,车位数从几个到上百个。此立体车库适用于地面及地下停车场,配置灵活,造价较低。

1.产品特点:

(1) 节省占地,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

(2) 价格低,消防、外装修、土建地基等投资少。

(3) 可采用自动控制,构造简单,安全可靠。

(4) 存取车迅速,等候时间短。

(5) 运行平稳,工作噪声低。

(6) 适用于商业、机关、住宅小区配套停车场的使用。

2.安全装置:防坠装置,光电传感器、限位保护器、急停开关等。

(二)、巷道堆垛式

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采用堆垛机作为存取车辆的工具,所有车辆均由堆垛机进行存取,因此对堆垛机的技术要求较高,单台堆垛机成本较高,所以巷道堆垛式立体车库适用于车位数需要较多的客户使用。

(三)、垂直提升式立体车库

垂直提升式立体车库类似于电梯的工作原理,在提升机的两侧布置车位,一般地面需一个汽车旋转台,可省去司机调头。垂直提升式立体车库一般高度较高(几十米),对设备的安全性,加工安装精度等要求都很高,因此造价较高,但占地却最小。

(四)、垂直循环式

产品特点:

(1)占地少,两个泊位面积可停6~10辆车。

(2)外装修可只加顶棚,消防可利用消防栓。

(3)价格低,地基、外装修、消防等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4)可采用自动控制,运行安全可靠。

三、立体停车库自动化控制系统

立体停车库立体车库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子系统: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自动存取车系统,远程诊断系统,自动道闸,监控安保系统。以上子系统均由中央控制室统一控制,可为客户规划停车库管理形式,发布车库库存容量,控制车流方案。

(一)自动收费管理系统自动收费采用非接触式IC卡。IC卡分长期卡与储值卡两种。对固定用户,发行长期卡,费用可在固定用户交纳管理费用时一并交纳;对临时用户,发行储值卡,即:用户交纳的费用存在卡内,每次停车读卡自动从卡中扣除费用。(二)自动存取车系统自动存取车系统一般由小型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包括卡号识别与移动载车盘两个过程。用户进入车库时,在门口刷卡进入,读卡机自动把数据传送到PLC控制系统,PLC系统通过判断卡号,自动把对应的载车盘移动到人车交接的位置,开启车库门,缩短存取车的时间。存车时,司机按照指示灯信号指引入库,只有当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后,停车正常指示灯才会亮启。存取车完成后,车库门自动关闭。移动载车盘时,系统严格按照各种检测信号的状态进行移动,检测信号包括超长检测、到位检测、极限位置检测、人员误入检测、急停信号检测等。若有载车盘运行不到位或车辆长度超出车库允许的长度,所有载车盘将不进行动作,若检测到急停信号,将停止一切动作,直至急停信号消失。以上信号均为硬件信号,除此之外,还可从控制软件中设置保护信号,比如时间保护,以保证因硬件损坏而导致信号失灵时保证主体设备及车辆的安全。(三)远程诊断系统 现场控制器可以通过网卡、Hub等网络设备与控制中心的局域网相连接,可以通过MODEN实现远程管理,监测现场运行情况,当现场出现故障时,在控制中心即可进行解决,方便管理人员、安保人员异地办公。(四)自动道闸 在车库出入口处各设非接触式读卡器、感应线圈及道闸,用户在车库出入口处刷卡后,系统自动判别该卡是否有效,若有效,则道闸自动开启,通过感应线圈后,自动栅栏自动关闭;若无效,则道闸不开启,同时声光报警。(五)监控安保系统 监控安保系统是指在中央控制室进行监视控制车库现场的运行状况。它具有运动检测、车牌识别、网络连接、各种类型的报警系统实现连动等功能,可以实现无人看守。 系统简介: (1)、视频监控功能:在车库各出入口,值班室和车库内主要区段安装定焦摄像机,在大范围车位区安装球形云台,以便实现对车库全方位的实时监控。如果在车库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可选用黑白摄像机。 (2)、运动检测功能:可以在夜间设置车库的运动检测区域,当检测区有移动目标时,运动检测功能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值班人员。(3)、车牌识别功能:它能够设置车库参照车辆的车牌、车型。当参照车辆进入车库监视区域,系统自动对比参照车辆图像,有异常情况,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换和记录相关图像。(4)、报警连动功能:可以连动各类报警主机,如启动继电器发出声光报警通知安保人员自动放下道闸拦截车辆出入。(5)、数字录像功能:可以连续记录一个同在车库所发生事件,可以同步回放多个图像,可选择任意图像进行整体放大和局部放大,记录、回放、备份可同步进行各种信息。四、国外立体车库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发展立体车库较早的有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在停车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韩国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的停车业也通过引进--移植制造,得到了蓬勃发展,较好地解决了本地区的停车难的问题,并开始向外输出技术和出口产品。在亚洲,应用较普遍的是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亚洲的机械式停车设备技术起源于日本。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机械停车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至今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目前在日本从事机械式停车库及其设备开发、制造的公司约有200多家,其中生产机械式停车设备的公司约100多家,比较大的公司有新明和、石川岛、日精、三菱重工等。从90年代起日本每年投入运行的机械停车泊位都在10万以上,品种也从单一垂直循环式发展为多种形式,到今已开发生产出九大类近百个品种,管理体制、技术标准等方面日趋完善,目前全日本已经投入使用机械式停车位超过300万个,其中以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为主。韩国机械停车设备技术是日本技术的派生。产业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80年代开始引进日本技术,经过消化生产和本土化,90年代开始为供应使用阶段,2000年后为发展阶段。制造厂约有近百家,已进入我国的有现代集团、LG公司、德山公司(DuksAnEngM,Co.,Ltd)、真山公司(JinsanPlantCo.,Ltd)、东洋公司、乐天公司等。由于这几个阶段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机械停车设备得到普遍开发和利用,韩国近几年增长速度都在30%左右。目前韩国停车设备行业进入稳步发展阶段,自动化停车设备随供应量的扩大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

   台湾机械停车设备的产品概念与技术主要来自日本,台湾主要的停车设备厂商都是和日商进行技术合作。德国的品牌间或在台湾出现,1970年左右双层式停车设备开始从日本引进台湾,揭开了停车设备发展的序幕。1980年以后,自行开发的本土机型也纷纷出现。机型的发展从简易升降到升降横移,从双层到三层,越趋多样化。制造厂商越来越多,到了90年代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各家厂商纷纷在改善功能与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以求争取生存空间,台湾地方政府于1991年7月完成颁布《停车场法》,做为突破既有法条限制、鼓励增设停车空间的法源。1992年4月立体停车场协会顺势成立,当时厂商会员有121家,93年增加以空间的253家。然而毕竟由于台湾地域狭小,产业规模有限,而且厂家太多,且众家产品技术的发展已趋成熟,争逐订单战况日渐惨烈。在有人启动了价格破坏的手段之后,停车设备的价位便跌跌不休,厂商营运愈见困难。许多厂商在此其间纷纷退出市场,协会的厂商会员也从1993年的253家大幅掉落,到1999年只剩73家。目前台湾几个较大的停车公司有:台湾新明和、盟立等,主要产品类型有升降横移类,垂直升降类,平面移动类,和仓储类。产品经引进技术和自我研制开发,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设备采用了当前机械、电子、液压、光学、磁控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控制型式有按钮式、IC卡式、触摸屏式、密码钥匙式、遥控式等,有些设备还采用了总线控制技术;传动装置采用内藏式,以增大停车空间并并保护各传动元件不受污染和腐蚀,提高了设备的耐久性;机构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这样便于组合使用,又易于安装拆卸,且可缩短施工周期;还采用一些新材料、新工艺、。安全保护方面采用了声光引导、定位装置及自动消防灭火系统等。

 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从事停车设备开发和生产也比较早。较好的公司有:意大利Sotefin、Interpark、德国Palis等。由于欧洲国家土地资源比较充足,停车问题表现不是很突出,停车设备应用不是很多。产品形式多数为巷道堆垛式,多层升降横移式产品应用也很好。由于欧德国的停车业很发达,生产停车设备的厂商约有24家,其中KLAUS和OTTOWOHR两家公司的产量约占德国总产量的80%。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停车库优势在巷道堆垛类产品上。

五、立体停车库发展前景及趋势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城市用地开始出现寸土寸金的症状。另一方面,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也开始逐年递增。据测算,到2010年中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估计需增加480万个,平均每年需求96万个。而目前,全国已建成的立体停车位才3万多个。因此,立体停车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立体车库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中型城市,立体车库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立体车库的最大特点,就是平均占地面积小。原来一个车位的地方可以停泊5-7辆汽车,而且存取车辆能够全智能化一键操作,每次停车/取车时间只需要70秒,具备与电梯一样的安全稳定性,且制造成本只需要3万元/个车位左右。相对于传统的停车设施,智能化立体车库具有不可代替、得天独厚的优势。

 立体车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被称为城市空间的节能者。根据资料统计,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立体车库专家表示,立体停车场同传统停车场相比,车辆一进车库就熄火,由机械设备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和尾气排放,十分环保节能。

参考文献

1. 徐灏.等机械设计手册[M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杜.l992

2. 郑凤琴主编:互换性及技术测量,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3. 蔡春源主编,新编机械设计手册,辽宁,辽宁科技出版社1993

4. 徐灏编:机械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5. 戈晓岚,王特典编:工程材料,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6. 袁国定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 何红媛编,材料成型技术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8. 钟肇新,彭侃编译.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丑应用: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杜1999

9. 陈家璃主编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变通出版杜1997

10.张寿云.立体车库PLC控制系统[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8,23(5)11.张万忠,周渊深.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2.张秀英,丁宁华.解决城市停车问题发展城市停车产业[j].Z-程建设与设计l999(5)

13.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教研室编.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14.余志生.汽车理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1981

15.胡亚庄编著.轿车与轻型商用汽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6.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9089-94,机动车辆分类[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17.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王信交通顾问有限会司,广州市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近期实施规划研究[R].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2OO4

18.刘惟信主编建立汽车机构优化设计实用程序库的设想.北京汽车1988(3)

19.美宏志任军姚胜永.发达国家机动化早中期的城市停车对策1.城市规划2002(1O)

20.广州市交通规划研宽所,广州至信交通顾问有限公司.广州市区公共停车场规划[1t].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2002

21.JosephConstance.DFMA:LearingtoDesignforManufactureandAssembly.Mech.Eng.,1992

22.ShadDowlastshahi.AComparisonofApproachtoConcurrentEngineering.Adv.Manuf.Tech,1994

23.(美)SebulkeA.TheTwo-MassFlywheel-ATorsionalVibrationDamperforthePowerTrainofPassengerCars-StateoftheArtandFurtherTechnicalDevelopment,(SAE870394).SAEtransactions.1987(2):89-98

24.(德)约森.赖姆佩尔.悬架元件及底盘动力学.王宣译.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5.J.Reimpell,H.Stoll.Theautomotivechassis:Engineering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