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床进刀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04 09:08

文献综述

自动机床进刀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

一、国内发展历程

我国在凸轮机构方面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1983 年第三届全国机构学术交流会上有关凸轮机构的论文交流仅有数篇,其研究方向也仅涉及设计、轮廓曲线、运动规律等内容。在1990 年第七届交流会上,有关凸轮机构方面论文数量与质量已大幅增加,研究方向已涵盖了CAD/CAM、优化设计、振动等方面。近几年,随着凸轮机构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共轭曲面原理、凸轮机构设计专家系统等领域取得较大的成果。

1990年以来,我国有许多学者对凸轮机构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方向不仅包含了几何学、动力学、运动学应用等方面,还扩展到了有关凸轮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等方面。其中很多科研成果已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在凸轮机构 CAD/CAM系统开发方面,天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研发出的“高速分度机构的智能 CAD 系统”,在进行平行分度凸轮设计时,能完成数值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工作;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开发了“高速高精度间歇转位凸轮分度机构 CAD/CAM”;广东工业大学开发了“参数化CAD/CAM 集成系统”,该系统除具有完成常规凸轮设计功能外,还具有凸轮机构的运动仿真、数控加工时刀具路径仿真等功能;此外,大连轻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在理论应用研究方法都取得了很多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1]。1993 年,我国成立了凸轮机构学会。此后,在每届凸轮机构学会交流会上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凸轮机构研究的高质量论文,还对制约生产企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探讨,如技术术语的确定、行业标准的制定等。

在我国,专业化生产凸轮的厂家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的转变。现在全国专业化生产凸轮的厂家二十多家,随着凸轮机构加工工艺的改进、加工设备的专业化与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自主研发及生产的凸轮机构质量不断提高,部分产品现已能取代进口,实现国产化。

随着凸轮机构理论及应用研究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凸轮机构方面的研发及设计制造能力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凸轮机构振动、加工及产品开发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不高,影响了关键设备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用于制造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缓慢;另外许多自主研制和改造的专业设备在性能上存在各种问题,普遍体现在加工精度、设备可靠性及刚度不足,同时在加工工艺、材质及热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2]

在凸轮机构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虽然我国有许多研究人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在不同领域也获得了较多的成果,但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与加工等方面,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急需完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