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司规模视角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8

中国股市节日效应的实证研究

——基于公司规模视角

摘要:节日效应是学者Fileds在1934年提出的一种在节日前后出现的收益率波动异常现象,节日效应的存在性在国内外很多市场已经得以验证,多数学者都认为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但节对于后效应则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观点。对于基于公司规模视角的节日效应研究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比较少的,且结论各不相同;但这个研究将会为投资者获取超额收益提供新的思路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节日效应; 公司规模; ARMA-GARCH模型;

  1. 文献综述

自股市出现之日起,人类对股市波动规律的探究便从未停止。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也就是说投资者无法用市场上的信息来获取超额收益。然而,现实中的投资环境往往存在着市场制度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投资者非理性人等问题。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文献也表明市场上仍存在着许多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市值异常现象,比如节日效应。

1.1 国外文献综述

1.1.1 关于节日效应存在性研究的文献

节日效应这一理论是1934年学者Fileds首次提出的,他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研究发现股市在节日前夕往往会出现较高的收益。他的这一发现让许多西方学者开始了关于节日效应的研究,节日效应的存在也相继在各个国家地区的股市中得到了证实。

Merrill(1966)研究了1897年-1965年的道琼斯工业指数,发现节前一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存在异常;后来Lakonishok和Smidt(1988)也对道琼斯工业指数(使用了1897年-1986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同样得出了节前收益率远高于其他交易日均值的结论;Fosback(1976)通过研究Samp;P500指数节前节后收益率数据发现Samp;P500指数也存在显著的节前效应;Wilson和Jones(1993)研究时发现,即使考虑到其他日历效应的影响,节前效应也依旧显著;以上都是美国学者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的研究,而股市有着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为之疯狂的魅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