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RCH模型的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研究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ETF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1 15:56:32

基于GARCH模型的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研究

——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ETF为例

摘要:股指期货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具备强大的规避风险、价格发现和资产配置的经济功能,使得它一经推出,交易量便逐年递升,成为世界金融期货交易中的中流砥柱。但另-方面,由于股指期货具有流动性高与杠杆比例大的交易特点,经常被风险爱好者和少数投机者利用为投机的工具,导致了许多损失惨重的金融事件的出现,如巴林银行的倒闭,以及2008年初法国兴业银行爆出的巨额亏损案。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股指期货风险预警系统,对于股指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件将利用GARCH模型实证研究近年来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ETF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ETF之间的期现套利策略。

关键词:套期保值;GARCH模型;沪深300股指期货; 沪深300ETF

  1. 文献综述

1.前言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这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期货具有做空机制的特点,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也因此突破了我国股票市场多年来单边做多的局限性。数据显示,上市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交易量急速上升,远超股票市场交易量,2018年下半年尤为显著。在此段期间内,A股市场持续震荡,股票市场进入疲软期。面对此种情境,多数投资者持避险态度,多头资金从股票市场转向股指期货市场。股指期货市场之所以被多数投资者关注,是因为它能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以此进行风险管理,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效益。

股指期货主要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规避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投资等功能。由于股指期货投资固有的特点,如合约标准化、保证金交易、逐日结算、集中交易以及 T 0 双向交易,使得股指期货成为理想的套利工具。

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是根据股指期货和股指现货之间基差的波动进行套利。股指期货价格和股指现货价格之间在理论上具有稳定的关系,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剧烈波动、流动性较差等因素而使得股指期货价格相对于现货价格被高估或者被低估时,就可以建立两笔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头寸,并在未来合适的时间进行平仓从而获取低风险利润。

近几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本市场运作的作用不断下降,市场决定因素不断加强,使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国内不同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不断加强。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得全球的资本市场相互影响的程度愈发紧密,影响因素愈发繁杂,例如2019年以来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各国的经济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在此状况下,投资者怎样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市场风险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利用套利来增加收益也更值得我们思考。故而,我们有必要在这一领域探索更广泛的理论观点,开展实战探究,以便为国内的金融管理有关机构执行策略上供给相应的实用性信息支持,同时给予投资市场的投资者们,特别是对那些套利者们的引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