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创业板计算机应用行业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11 15:45:00

股权结构对公司竞争力的影响

摘要:公司的股权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运行管理机制、经营绩效以及长远的战略决策等。而一个公司的竞争优势也来源于该公司优良的绩效、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本文则选择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竞争力中的公司绩效、公司治理和公司成长能力这三个相关因素的影响路径,最后总结股权结构对公司竞争力的整体影响。

关键词:股权结构;公司竞争力;公司治理;公司绩效;成长能力

一、文献综述

(一)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国外资本市场起步早,也较完善,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研究颇为全面,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在股权结构和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方面,Morck、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有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因为股价上涨所带来的利益趋同,大股东和中小投资的经济目标一致,有助于降低“搭便车”行为和代理成本,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小于5%时,其与公司绩效的替代指标托宾Q值呈正向关系; 当持股比例在5%-25%之间时,两者成反向关系; 当持股比例大于25%时,两者又成正向关系。国外学者Steen Thomsen(2000)通过对400多家欧洲企业相关资料的搜集,将其股权结构与企业管理绩效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股权集中度与经营利润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Jensen和Meekling (1976)将公司股东划分为内部所有者和外部所有者,外部所有者不关心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公司绩效与外部所有者没有显著的关系,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人是内部所有者,内部所有者对公司绩效呈正向关系,内部所有者的持股比例下降公司绩效也跟着减少。希腊学者Drakos和Bekiris在研究了希腊资本市场的146家上市公司后也有着相同的观点,内部人持股的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

国内学者刘国亮等(2000)用托宾Q值作为企业绩效的考察指标,研究发现企业流通股比例与经营业绩呈相关关系。刘运国和高亚男(2007)则通过对股权集中度进行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化的企业绩效优于股权分散化的企业。股权是指公司的股东对于公司的监督管理的掌控权,股权结构是不同股东对于公司的持股份额以及各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组织结构中权力分离的公司会使得内部的问题冲突加剧,那么不难想象,公司的绩效随这该问题的增加会越来越低。控制权是与公司所持的股份是相关联的,持股比例越大那么相应的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将会对公司的监督管理进行加强,缓和了代理人和持股人之间的冲突,对于公司绩效的提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比分散的股权结构,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能够帮助大股东将自身的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结合,使得大股东能够全力投入到公司监督管理中,这将对效率有极大的提升,对于业绩的提升也是预料之中的,这就是股权集中对于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王蓉,2019)。与之相反的股权制衡度会导致公司绩效的下降,公司内部有不止一个大股东进行争权夺利,外部股东的制衡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将会使得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公司的决策得不到执行,最终导致公司绩效的下滑(杨孝安,2019)。性质不同的公司其大股东在治理公司中治理方式和发挥作用有明显的差异,这将会对公司的绩效造成不一样的作用。这是由股权构成决定的,由于大股东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外资股、国有法人股、国家股以及自然人股(周辉,2019)。同时根据公司控制人的差别,将其分为国有、非国有公司,以及民营、外资与其他。由于股东的性质不同,其对于公司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将会不同,这就对于公司的绩效有明显的差别。对于国有控股型公司来说,由于其具有政府的方针政策和资源支持,使得其在某些领域的商品和服务存在垄断性优势,与此同时,相比于靠自己努力拼搏的民营企业来说,国有控股公司资本更为充实,具有较强的应对风险的能力,进而能够较快的提升自己的业绩(化晓宇,2019)。

(二)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从多个大股东方面看,理论研究发现,其他大股东可能通过监督控股股东( Pagano和Roell,1998) 、与控股股东争夺控制权( Bloch和Hege,2003)、自己组成更大的控制权联盟以取代控股股东( Bennedsen和Wolfenzon,2000),或通过退出威胁( Ed- mans和Manso,2011) 发挥监督功能,改善公司治理。经验研究也表明,其他大股东确实可以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提升公司价值( Maury和Pajuste,2005; Laeven和Levine,2008),或直接抑制控股股东通过股利政策( Faccio等,2001)、盈余信息披露( Boubaker和Sami,2011;Dou 等,2018)、资产流动性( Bharath等,2013)、债务期限( Ben-Nasr等,2015) 以及关联交易(姜付秀等,2015) 等途径攫取私有收益的行为。同时,多个大股东能够抑制控股股东的保守倾向,促使公司做出更多风险承担( Boubaker等,2016),降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 姜付秀等,2018)、提高投资效率( 减少过度投资和提高投资绩效) ( Jiang等,2018)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姜付秀等,2017)。尽管也有部分研究发现,多个大股东并不比单一控股股东公司更有效率(朱冰等,2018),但总体看,其他大股东能够通过监督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给公司带来正面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