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对其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四部委新政策出台前后的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2022-08-11 15:39:54

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对其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四部委新政策出台前后的比较分析

摘要:股利分配是投资者获得回报的重要方式,而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重融资、轻分红”的历史问题,融资约束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意愿和分配水平,一些学者的研究同样表明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现金股利政策会呈现差异化。本文研究内容可以更进一步检验政策出台前后上市公司股利分配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有没有发生改变较为显著的变化,来得出融资约束是否是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政策,对当前文献有所补充。

关键词:融资约束; 股利分配; 自由现金流

一、文献综述

对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论的点在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究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一种手段,还是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一种方式。虽然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常常将现金分红与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融资需求挂钩,却未能充分考虑事前融资约束状况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以及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差异化经济后果。

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把税后利润在股东分红与企业留存之间进行分配的政策。持续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可以向外部投资市场传递企业经营盈利能力良好的信息,以此来吸引投资者,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现金股利分配政策也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代理成本、投资规模、投资者收益等,可以说股利政策对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影响。回顾我国企业的股利分配情况,受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国情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表现出许多不良的现象,比如:很多盈利企业不分配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率比较低、现金股利的支付连续性较差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超额高派现从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等。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资本市场中, 融资约束是一个普遍存在并且显著的问题,然而充足的资金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的,没有充足的资金,企业就很难健康的运行。由此可见,融资约束、自由现金流、现金股利分配对于企业的经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融资约束叫低的公司外部融资能力强,外部融资因素对其自由现金流的运用影响较小,所以其股利分配政策与整体样本呈现的情况相近,符合代理理论与信息传递理论。而面临较大融资约束的企业其外部融资较为困难,企业倾向于保留较多的资金以满足资金需求,这就对自由现金流与现金股利分配率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干扰,从而使自由现金流对现金股利分配率的正向影响变得不显著。

融贷约束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企业内部人负知道的与企业经过各万面有关的信息一定会比外部人员多,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当企业融资时,其他条件相同时外部投资者的期望回报率大于内部资金,外部融资的成本比内部融资成本大。因为融资约束的存在,当现金流短缺时企业不能从资本市场中及时得到足够的现金,所以企业在进行现金股利分配时要考虑分配多少,留存多少,以减少需要融资时的融资约束。

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常常将现金分红与公司公开发行证券的融资需求挂钩,却未能充分考虑事前融资约束状况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决策的影响,以及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差异化经济后果,因而学术界对于监管部门施行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毁誉参半(徐寿福,邓鸣茂,陈晶萍,2016)。通过对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对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根据常用的融资约束分类指标,融资约束的强弱对公司持有现金意愿的强度不存在显著的影响(章晓霞,吴冲锋,20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