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8 15:23:07

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市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是研究市盈率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实证分析又是研究市盈率影响因素的主要方法。各大学者通过回归的方法检验市盈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得出结论。其中,“行业平均市盈率”,“资产负债率”,“股利发放率”,“风险系数”等又是各个研究中的热门因素。

关键词:市盈率; 影响因素; 回归; 股利

  1. 文献综述

市盈率最早由美国金融分析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1934)提出,它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值,是衡量股市泡沫的重要指标,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市盈率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而市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为市盈率研究的一大方向也深受广大学者的青睐。在国内,学术界对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尚未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

卢锐与魏明海在《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文中采用的是先理论分析,后实证检验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中,作者将理论分析分为一般分析和特殊分析。作者认为一般分析是根据市盈率的计算公式得出的,但由于现实中制度背景、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行为等因素的特殊性可能使市盈率的变动比一般分析的情形复杂得多,一般分析具有局限性,因此,作者引入特殊分析,对一般分析进行补充完善。在特殊分析中,作者考虑了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行业因素以及控股股东对市盈率的影响。最后,作者以2002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beta;系数,流通股比重,行业平均市盈率,政府部门控股虚拟变量,民营企业控股虚拟变量,管理层报酬,无形资产比重,品牌虚拟变量,流通股本以及无形资产的对数进行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的市盈率 与系数显著正相关, 与流通股本或流通股比重显著负相关,受到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显著影响, 与民营企业控股显著正相关,与政府控股的相关性不明显。此文环环相扣,各种因素分析得恰到好处,很多符合我国的国情,但唯一的不足便是作者在数据的选取上,作者选取的是截面数据,使结论缺乏可信度,而王振鹏的《中国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 2008-2013年上证50指样本股数据》则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上文的不足。此文作者选取我国上证50中的50个股票作为样本,时间段是2009 年至2013 年,对每股收益增长率,股息发放率,beta;系数,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增长率,流通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以及行业平均市盈率进行假设检验,但作者选取的样本范围过于狭隘,结果较难有说服力。

以上两文在影响因素的选取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柴武斌在2005年发表的《沪深股市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作者认为证券化率、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以及利率是平均市盈率显著的影响因素;行业平均市盈率、净资产收益率、费用率等因素是公司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与前两文不同的是,此文作者将市盈率分类研究,影响因素中多了许多宏观因素,但也造成了“一刀切”的现象,须知两类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也有可能互相影响,与之类似的还有朱倩倩的《我国沪市A股市盈率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在文中,作者也将市盈率分为了平均市盈率和个股市盈率,并将平均市盈率对应到五个宏观因素进行研究:利率、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上证指数、新股发行定价方式,同时,作者又将八个微观因素对应个股市盈率研究: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增长率、beta;系数、股利支付率、净利润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行业平均市盈率,虽然作者分得很细,但也同上文一样,将宏观因素对个股市盈率的影响排除在外,且作者选取的是截面数据,结论较难有说服力。此外,陈英在《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也列入了诸多宏观因素,虽然没有“一刀切”的嫌疑,但作者只针对了微观因素做了实证研究,这也是此文的一大不足。然而,将影响因素按宏微观分类研究却是一大研究方式。

汤佩在《浅析市盈率影响因素》一文中指出,利率,行业因素和GDP是影响市盈率的宏观因素;公司的成长性,权益资本成本,成长潜力、投资者信心是影响市盈率的微观因素,其中公司的成长性和权益资本成本与赵曼《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的观点相吻合,但两位作者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虽然赵曼用了NPVGO模型,但终究是缺少数据的支撑,只能给研究者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纯理论分析的方法不在少数,何跃的《上市公司股票市盈率影响因素分析》将市盈率的影响归结为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并加了一个特殊因素——机制。其中,特殊因素的分析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作者认为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机制,以及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前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关系等影响着市盈率。国有企业由于激励机制不灵活, 管理效率较差,因而市场给予其较低的市盈率。

模型分析在市盈率的研究中最为普遍。顾玉芹在《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沪深300为例》中采用了戈登模型并将因素做了回归分析,使结论更具科学性。张茜在《我国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也是以戈登模型和NPVGO 模型为理论起点 , 以 2005 年股改为时间截点, 从具有广泛适用性和代表性的上证 180 指数股中选取 97 个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 考察这些公司从 2005-2013 年的市盈率及相关指 标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行业平均市盈率以及每股收益增长率与市盈率的显著相关关系的结论。作者研究是用面板数据做的多元回归,全文有模型,又有数据做支撑,使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除了宏微观分类研究,还有作者将微观因素单独做研究,孙燕的《上市公司市盈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一文将股利支付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的对数、流通A股比重、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做了研究,且采用了面板数据,最后得出公司财务数据影响市盈率,且与国外不同的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