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以支付宝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6 15:54:50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第三方支付的兴起,我国的各大商业银行核心利益随之受到损害,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积极给予有力的回击,还是多方联手合作是目前需要面临的重要抉择。。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于这个主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归纳整理发现大家对这个主题主要做了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 商业银行;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研究

国内外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兴起的,第三方支付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电子商务中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

电子商务最早在美国兴起,并诞生了像PayPal这样有代表性的全球第三方支付企业。Wallage等(1999) 的研究表明第三方认证的存在对买方在平台上购物的意向产生正面效应。Lindskog amp; Nilson(2001)认为消费者和商户之间的信任需要支付机制解决,建立可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解决电子商务信任问题的有效途径。Kim等(2005)利用多维信任模型为网上在线交易建立信任模型,并针对eBay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进行分析。

我国的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于1999诞生。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功能的薄弱给第三方支付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出现了支付宝、财付通等专注于互联网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杨兴凯,张笑楠(2008)认为第三方支付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李育林(2009)认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是独立于买方与卖方之外,以其自身的信誉进行担保,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和通道服务,从而实现资金转移和支付结算服务的中介机构。徐超(2013)认为,第三方支付体系包括第三方网络支付和第三方预付卡支付等工具、机构和服务设施。其中第三方网络支付指通过互联网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支付交易方式。李欣(2015)指出第三方支付逐渐受到大众青睐,在我国表现出支付企业面临并购重组热潮、海外跨境支付和移动支付发展潜力巨大等发展趋势,同时也存在着政策、信用、资金沉淀、洗钱等风险,需要不断完善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加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内控能力等予以应对。

二、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研究

历经十余年,我国第三方支付逐渐发展壮大,特别是互联网支付及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商业银行的注意。现有的文献主要围绕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及两者互相促进的研究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