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以某银行为例文献综述

 2022-05-11 20:42:08

文献综述

1.第三方支付的内涵及其发展的研究

美国是电子商务最早发展起来的地方,第三方支付最著名的企业PayPal诞生在那里。

Andres Guadamuz(2004)通过PayPal的例子,讨论了第三方支付在交易中存在的问题:欺诈交易、不正当的条款、通过其洗钱等。

Xiaodi Huang, Xiaoling Dai, Weiqiang Liang(2014)介绍了Bula Pay支付系统,一种基于Web服务的新颖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该系统给电子商务系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轻便,高效,灵活和安全的第三方支付系统

我国的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起源于1998年11月,首都电子商务的启动。他是国内第一家网上交易与支付中介的示范平台。谢琳,卢建军(2003)较早的介绍了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的基本概念,重点讨论了基于SSL协议的平台安全性解决方案。对当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性研究提供宝贵的建议。李二亮,刘云(2005)在面对电子商务平台突出的信用问题时,提出了运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来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有首信易支付,深圳NPS,阿里巴巴支付宝系统等,他们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金勇,宋伟,张静怡(2007)从理论上论述了第三方支付运营模式和特点,论述了第三方支付在B2C和C2C交易中推广的理论依据;指出第三方支付应明确市场的定位,积极谋求金融合作,争取到银行的金融担保,同时探索与物流、通信的合作;较早的提出,构建新城市支付网的理论概念,这一概念(第三方支付便利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实现。

李美玲(2015)通过2013-2015每个季度,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有关数据分析,得出第三方支付规模可能将持续稳定增长的观点。提出第三方支付中账户沉积资金风险的问题,给出了应出台相关法律,规范约束第三方支付行为;严格规定客户的沉积资金与企业自由资金的区分管理,可以向银行申请代为保管的方法。李涛,张伟(2015)提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洗钱风险,对其成因和如何监管进行了论述。提出的技术预防方案:1,身份关联技术预防2,数据共享技术预防3,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预防。4,数字认证与CA认证的结合预防。从当前情况看

来,很多预防方法都被合理运用,提出的观点很有前瞻性。谢瑶华,栾福茂(2017)举了2005-2013年间政府出台的规范第三放支付的政策措施研究其发展过程中法律的完善历程,用2006-2015年国内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及同比增长率的数据来表现发展变化情况。提出第三方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在消费者权益问题中,提出希望建立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制度措施以应对消费者权益风险。庄玮(2019)对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先从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接着引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完善我国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制度的建议:1.创立立法观念2.建立完善灵活的沉淀资金管理制度3.强化第三方支付机构保护用户的责任。 赵羽萱(2019)从我国第三方支付2014-2019年开始,安全水平和市场份额发展出发,运用各类数据,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发展状况。联系互联网金融例如:p2p、

在线理财、众筹。最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加强互联网战略平台建设;注重小微贷款和消费信贷;通过大数据进行产品研发和优化营销体系;完善以市场化为基础的金融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