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研究文献综述

 2022-04-19 18:26:28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的测度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

文 献 综 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Castells(1996)首先在他的“流动空间”理论中提出了“城市网络”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些世界城市之间构成了网络。Sassen(2006)认为通过网络,城市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控制。明显的是,作为重要节点的世界城市构成了复杂而密集的全球经济网络。Taylor(1999)等学者认为各个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它们的功能和作用也是不同的。Estrada( 2013) 通过构建GDRI模型,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四个维度,运用98个变量,构建综合测度区域发展水平和区域一体化程度的体系。

(二)国内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的关注点聚焦于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及政策方面。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一些学者选取单一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测算。杨凤华(2012)运用“价格法”来构造指标,对长三角区域商品市场的一体化水平及其进程进行测度和分析。侯赟慧等(2009)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结构进行了分析。张学良等(2018)通过梳理产业政策,并采用标准区位嫡等方法,分析和测算了长三角地区产业一体化发展进程。李培鑫等(2019)从城市规模分布、空间形态分布和联系网络分布多个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测算。在对长三角一体化进一步深入和综合的研究中,吴柏均(2008)以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状况的实证分析为基础,认为区域一体化不是行政计划的结果,而是经济市场演化发展后的状态。陈建军(2008)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分为上海经济区时期、浦东开发时期和经济全球化时期三个阶段。汪后继、汪伟全和胡伟(2011)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演进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区域整体联动与利益分配、政策一体化等制度创新应当是未来长三角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部分学者采用主观赋值或主客观加权赋值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构,缺乏对数据自身变化的考虑,可能存在主观判断的局限性。陈辉煌(2011)从市场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5个方向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以综合指数表征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周立群等(2010)从市场一体化和政策一体化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和比较。顾海兵等(2017)从市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政策体制一体化等方面,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力和外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李世奇等(2017)从市场统一性、要素同质性、发展协同性和制度一致性四个层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评价进行了全新探索。曾刚等(2018)借助加权平均、标准化、空间分析等方法,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刘志彪(2019)从空间、市场、产业、创新、交通、信息、贸易、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以及制度10个维度归纳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包括空间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等10个子系统36个测度指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探究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及问题。但该文献只通过变异系数衡量了各个方面的一体化水平,并未将10个方面综合起来测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水平。

还有学者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李涛等(2015)以关系型数据为基础,选取企业分支数据、信息流数据和交通流数据,运用关联网络和多变量分析方法测度长三角地区34个城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数。李响(2011)以长三角城市群内 16 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