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省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8:56

浅谈浙江省中小城市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

摘要:国际会展业发展早,近年来呈现出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趋势。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法兰克福车展、巴黎时装展等国际知名展会的成功,使城市会展的发展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义乌商品城和上海市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品牌会展”的巨大拉动效应展露无疑;广州、深圳更是以“广交会”、“华交会”知名展会带动当地经济;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我国的二线城市如沈阳、大连、成都、青岛等地,把培育当地品牌展会作为决胜市场的武器。

我国中小城市的会展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较晚。随着各中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增长。近年来,国际展览业的目光聚焦我国三线城市,很多国际展览公司开始投资中小城市;我国五大会展经济带形成,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会展业不断辐射周边城市;一些中小城市以其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依托完善的旅游业服务体系,纷纷开拓会展业市场,取得了一定成功。因此,作为会展业发展的长尾市场,中小城市会展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是我国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中小城市; 会展业; 研究现状

一、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会展产业在国外一般起步很早,面对于会议与展览的理论研究,却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刚刚起步,七十年代后,有关会议和展览的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逐渐广泛起来。在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那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而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际的发展情况。国外的会展研究,更多的是对会议和会展进行了区分,而在我国并没有区分,这是因为会展行业在西方国家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而我国在会展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也不完善。较早的如拉克赫斯于1951年发表的《漫谈展览会》,1954年由泰姆普莱顿所著的《商人的博览会和展览会》,富兰克于1961年撰写的《展览会一有关国际设计的调查》等等。

以 18 世纪万国工业博览会为发端,国外现代会展业已经走过了 150 多年的历程。由于会展业起步较早,因此国外对于会展业相关的研究比较多。其中大部分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与 90 年代之间。据统计,目前已公开发表的以会议或展览为主题的书籍不少于 100 本。

对于会展的研究:Lakshmi Hess 于 1951 年发表的《漫谈展览会》、Tim Platon于 1954 年著的《商人的博览会和展览会》、Frank 于 1961 年写的《展览会一有关国际设计的调查》等都属于较早的会展理论研究①。70 年代前,国外学者对于会展的研究集中在会展理论、概念方面,并没有将会展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研究。70年代后,国外学者对会展的研究转向会展经济、会展旅游、会展产业结构、会展与城市发展等方面。1982 年美国人 Henna 发表了《营销组合下的贸易博览会》,首次将贸易博览会作为一种有用的营销工具来研究。从 90 年代开始,国外学者对会展的研究逐渐转向营销角度,其中卡林韦伯、米尔顿阿斯道夫等对会展的研究集中在会展营销和会展策划等层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