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策略探讨文献综述

 2022-08-17 10:08:30

{title}{title}

崇明岛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策略探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节事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国内科研专家,其著作都集中于对节事活动的界定与分类、节事活动产生的效益分析以及节事活动与地区的发展关系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重大节事活动的案例分析而提出一整套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与此同时,随着节事活动产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转移到节事活动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领域,并试图将节事元素与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关键词:节事活动; 开发策略

一、文献综述

  1. 关于节事活动的研究现状

节事活动的研究最早发源于西方。Getz把节事活动看作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Planned Events),概括出了八种基本类型(表1-1):文化庆典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会议展览与商贸活动、体育赛事、教育科学活动、休闲活动、政治类事件及政府活动、个人相关活动。单单(2012)则认为,节事活动具有事件、事件旅游、节庆、民俗文化、休闲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可以从节事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功能和实质等多重属性来理解节事活动的内涵。刘嘉龙(2013)提出,现代节事活动与展览、节日庆典、体育赛事等是结构关系和包含关系,比一般的会议展览或单纯的赛事更具有综合性质,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沈学政(2013)将节事活动分为了现代节事活动和传统节事活动。现代节事活动大多是地区围绕其特有的资源或事件,自发地举行庆祝活动且具有周期性的特质;而传统节事活动则大多源于民俗。关于节事活动的定义,学界说法不一,未有公认的权威意见。本文对于节事活动的概念界定主要参考了戴光全(2003)的研究,他认为节日庆典(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可以合并为一个整体领域进行探讨,在英文中简称为 FES(Festivals amp; Special Events),中文译作“节庆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

表1 Getz的节事活动分类

类型

特征

文化庆典活动

地方特色节日、宗教节庆、大型展演、历史文化纪念活动

文化娱乐活动

音乐会、文艺展演、颁奖仪式

会议展览与商贸活动

会议、展览会、博览会、商业筹资竞标活动

体育赛事

体育类职业比赛、业余竞赛、商业性体育活动

教育科学活动

研讨会、专题学术会议

休闲活动

演唱会、文娱演出、娱乐事件

政治类事件及政府活动

官员就职典礼、授权授勋仪式、群众集会

个人相关活动

纪念日庆典、同学聚会、联谊社交活动

资源来源:戴光全.城市节庆·地方品牌·城市形象:理论与案例[J].贵州铜仁节庆与城市发论坛,2001:10.

节事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节事活动多数是自发的民间活动,源于春节、端午、中秋此类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部门对节事活动的开发和推广越发重视,节事产业初具规模,部分节事活动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杭州西湖博览会、昆明园艺博览会、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洛阳牡丹花会、青岛啤酒节、舟山开渔节等等,这些节事活动在举办规模、内容形式和产品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目前我国对节事活动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是较少。

与国外的节事研究相比,国内的节事研究历史较短,我国与节事活动有关的研究是随着国内节事活动的不断发展而兴起的。余青等(2005)认为,目前我国节事活动虽然数量多,但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仍需加强,还存在着地区分布不均衡、主题缺乏文化特色、政府与市场运作不协调等问题。李宗城(2007)从节事活动与举办地的社会发展关系角度出发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举办地的形象传播效应,并针对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增强节事活动对形象传播效应的方法性策略。马聪玲(2009)从研究对象方面对节事活动的研究进行了分类,可分为针对大型事件的研究和针对一般性节事的研究这两类。陈保霞(2013)认为举办节事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在外界的曝光度,从而为节事的举办地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林琳和吴羽(2014)以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地区举办节事活动后对该地区的影响。此外,也有不少专家学者会重点研究大型的节事活动,主要分析举办节事活动对地区产生的各方面影响。

在国外,对大型事件的研究一般采用案例研究。Barker,Page和Meyer(2001)研究了2000年“美洲杯”帆船赛这一具体案例,提出对该节事活动的运作管理应以举办地奥克兰的区域环境为基础,对于在该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上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Werner,Dickson和Kenneth(2016)通过比较2011年橄榄球世界杯对奥克兰地区和新西兰地区的影响差异,探讨了大型事件的举办对目的地组织协作能力的提升作用。Mhanna,Blake和Jones(2017)评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给当地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大型事件的利用程度展开了讨论。Vetitnev和Bobina(2018)通过对2014年索契冬奥会进行案例研究,深入剖析了当地居民在奥运会举办前后的感知差异,提出了大型事件对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所具有的积极效益。

2、关于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节事活动资源开发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塑造公众形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蒋婷(2011)提出节事活动资源开发需要围绕运作动力、流程和主题三个方面来构建,倡导以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市场运作为主体的开发模式。卢晓(2012)同样指出,在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运营管理要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张雅娟等(2016)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考察研究,得出充分利用节事活动资源能够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塑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此外,由于淡旺季引起的旅游市场失衡也能在节事活动的带动下得到较好的改善。董炜纬(2017)认为节事资源开发应注重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增强、节日仪式的完整以及节事品牌的打造等方面的开发。刘婧(2018)从文化挖掘、资源整合和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的思路。

在国外,专家学者对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开发策略以及活动产生的效应等方面。Bochenek(2013)认为节事活动资源开发对区域知名度的提高、文化的传播、品牌的塑造及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Litvin,Pan和Smith(2013)对节事活动期间查尔斯酒店的入住率和价格变化进行研究,证实了节事活动带来的经济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Niekerk(2017)认为节庆或节事类活动的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将促进节事产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Beckman和Traynor(2019)通过对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为期五天的特殊事件进行案例研究,认为节事活动的举办对当地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研究述评

通过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有关节事活动的文献资料,发现节事活动具有覆盖面广、跨领域性强的特点。目前,绝大部分著作的研究方向都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节事活动的定义和分类;二是分析节事活动所产生的效益问题;三是研究节事活动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关于节事活动的研究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然而在引进我国后并不能被完全套用,具体的开发利用还需要专家学者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节事活动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专家学者审时度势,适时转变研究方向,将重点落在了节事活动的深度开发和管理运作方面。由于国内对节事活动的界定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上述文献研究以及崇明岛的实际情况,本文所探讨的节事活动涵盖节庆活动以及特殊事件,将以此为基准对崇明岛节事活动资源的开发策略进行探讨。

二、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

  1. Getz D. Event Management amp; Event Tourism 2nd Edition[M]. New York: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2005:14-15.
  2. 单单. 节事活动的整合营销研究:以上海爵士音乐节为例[J]. 企业管理, 2012,11:215.
  3. 刘嘉龙. 现代节事活动策划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考[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4. 沈学政. 节事活动对文化传播的意义研究——以全民饮茶日为例[J]. 农业考古, 2013: 174-177.
  5. 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J]. 旅游学刊, 2003,05:26-34.
  6. 余青,吴必虎,廉华. 中国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 2005,6:56-59.
  7. 李宗城. 节事活动与城市形象传播[J]. 当代传播, 2007,4:31-33.
  8. 马聪玲. 中国节事旅游研究:理论分析与案例解读[M].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9: 21-25.
  9. 陈保霞. 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影响[J]. 学术交流, 2013,11:119-122.
  10. 林琳,吴羽. 民族地区节事旅游后续效应分析——以贵州黄果树瀑布节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4,9:158-161.
  11. Barker M, Page S. J, Meyer D.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2000 Americarsquo;s Cup on Auckland, New Zealand[J]. Event Management, 2001,7(2):79-92.
  12. Kim Werner, Geoff Dickson, Kenneth F. Hyde. Mega-events and increased collaborative capacity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 case of the 2011 Rugby World Cup[J].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amp; Management, 2016,5(3).
  13. Rami Mhanna, Adam Blake, Ian Jones. Challenges facing immediate tourism leveraging: evidence from the London 2012 Olympic Games[J]. Managing Sport and Leisure, 2017,22(2).
  14. Alexandr Vetitnev, Nadezhda Bobina. Residentsrsquo; perception of the 2014 Sochi Olympic Games: comparison of pre- and post-impac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2018, 18(6):453-477.
  15. 蒋婷. 基于城市营销的节事活动运作模式构建[J]. 商业经济, 2011,10:127-129.
  16. 卢晓. 大型节事的市场化运作管理[N]. 中国旅游报, 2012.10.31(11).
  17. 张雅娟,胡文婷,代莉. 地方性旅游节事活动开发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J]. 旅游纵览, 2016,(10):279-280.
  18. 董炜纬. 民族文化节庆活动对提升旅游业文化内涵的思考——以目瑙纵歌节为例[J]. 当代经济, 2017,(23):24-25.
  19. 刘婧. 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民俗对歌会:以江华瑶山为例[J]. 农家参谋, 2018,592:276-278.
  20. Marcin Bochenek. Festival Tourism of Folk Group Dancers from Selected Countries of the World[J]. Polish Journal of Sport and Tourism, 2013, 20(2):95-99.
  21. Stephen Litvin, Bing Pan, Wayne Smith. Festivals, special events, and the “rising tid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013,7(2):163-168.
  22. Niekerk M.V. Contemporary issues in events, festivals and destination managemen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7,29(3):842-847.
  23. Beckman E, Traynor M. Utilizing trade market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economic impact of a multiday special event in Miami Beach, Florida[J].Tourism Economics, 2019, 25(2):253-273.
  24. 周健华,杨雄. 区域性节事活动对城市经济影响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3,18:8-9.
  25. 李祗辉. 大型节事活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的实证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02:110-112.

资料编号:[275131]

崇明岛节事活动资源开发策略探究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节事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国内科研专家,其著作都集中于对节事活动的界定与分类、节事活动产生的效益分析以及节事活动与地区的发展关系等方面,并结合国内外重大节事活动的案例分析而提出一整套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与此同时,随着节事活动产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专家学者开始将研究方向转移到节事活动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领域,并试图将节事元素与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关键词:节事活动; 开发策略

一、文献综述

  1. 关于节事活动的研究现状

节事活动的研究最早发源于西方。Getz把节事活动看作事先经过策划的事件(Planned Events),概括出了八种基本类型(表1-1):文化庆典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会议展览与商贸活动、体育赛事、教育科学活动、休闲活动、政治类事件及政府活动、个人相关活动。单单(2012)则认为,节事活动具有事件、事件旅游、节庆、民俗文化、休闲活动等多方面内容,可以从节事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功能和实质等多重属性来理解节事活动的内涵。刘嘉龙(2013)提出,现代节事活动与展览、节日庆典、体育赛事等是结构关系和包含关系,比一般的会议展览或单纯的赛事更具有综合性质,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沈学政(2013)将节事活动分为了现代节事活动和传统节事活动。现代节事活动大多是地区围绕其特有的资源或事件,自发地举行庆祝活动且具有周期性的特质;而传统节事活动则大多源于民俗。关于节事活动的定义,学界说法不一,未有公认的权威意见。本文对于节事活动的概念界定主要参考了戴光全(2003)的研究,他认为节日庆典(Festival)和特殊事件(Special Events)可以合并为一个整体领域进行探讨,在英文中简称为 FES(Festivals amp; Special Events),中文译作“节庆和特殊事件”,简称“节事”。

表1 Getz的节事活动分类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