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背景下的共享单车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6 15:56:51

物联网背景下的共享单车发展研究

摘要:共享单车是引人瞩目的新生事物,诞生以来一直是各界热议的话题,赞美、批评、质疑之声纷然杂陈,不绝于耳。尽管众说纷纭,迷雾重重,但是共享单车已经扩散到全国30多个城市,投入单车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的化解了城市中短途出行的难题,对于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极大地补充与完善。但是在快速增长的背后,其隐藏着的各种需要理解或解决的复杂问题也日益突显。在经历了大批创业公司的行业涌入后,生存下来的公司寥寥无几,且盈利能力令多方担忧质疑,各方面有待不断地加以完善。本文旨在系统而又前瞻性地研究共享单车问题,阐述共享单车兴起发展的合理与其未来的可能性。

关键词:共享单车;物联网;盈利模式;发展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共享单车的文献综述

1、基于物联网技术与背景方面的相关研究

耿淼,徐燕华,包莹莹(2017)分析依靠物联网盈利模式的关键是它必须能够收集连续的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数据,并充分利用数据。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精确营销,都将为自行车公司提供稳定和长期的利润提供了可操作性。共享单车有着强劲的发展前景。在这一阶段,硬件配置应该不断提高,利润应该通过多元化的盈利模式获得,同时确保企业的高效运作,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研发,在数据处理方面应该更加精确。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是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如车辆、出租车、公共汽车和地铁,集成到整个智能交通系统,并融入智能互联社会。

王峰(2017)认为万物互联的真正价值,在于不同物理硬件之间的交互,在于将“智能互联”产品放在智能互联环境中。共享单车首先应该实现与整个交通系统的交互,不仅仅是单车形成一个产品组,而是单车与行人、智能汽车、道路共同形成交互系统,不断拓展行业边界,实现更大范围的数据分析与商业合作。此外,共享单车作为智能互联产品,应该与整个社会进行交互,围绕城市管理体系,与保险、金融、城市安全甚至气象信息等构成一个大的生态体系。不同的产品系统和外部信息组合到一起,相互协调,实现整体优化。而未来,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城市,都将由不同的智能互联产品组成,从而重新定义行业的特征,提升行业整体效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