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的准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1-09-27 12: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民营银行准入的背景分析

1. 国内背景

当前随着中国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行业开放程度的提高,焦瑾璞(2014)认为,我国银行业仍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这种垄断竞争机制刺激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使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在我国缺乏前提条件,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遭到破坏,致使我国银行业的绩效长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而中国的银行则必须为迎接新一轮的比赛进行热身,积极应对逐渐高企的存款成本、日趋白热化的同业竞争、日新月异的技术创新和逐步升级的监管压力等,卢福财和张荣鑫(2014)认为,民营银行的发展一方面可优化我国银行业组织结构、完善信贷市场机制, 另一方面还可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以减轻非法金融的危害。因此, 众多民营企业热衷于投资创办民营银行的行为是值得鼓励的。

2. 国际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先在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之间展开而后又逐渐扩大到外资银行。目前, 不但中资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加大, 而且随着我国即将加入WTO, 外资银行实行国民待遇势所必然, 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必然日益加剧, 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刘雅(2010)认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国际间贸易经济逐渐复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稳步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贸易合作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我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金融信贷支持的需求日益强烈。中国国内商业银行面临巨大挑战,都把金融创新作为银行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如果我们再放眼21世纪, 特别是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可以说我国银行业全面竞争时代即将到来, 这就促进了民营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当前我国传统银行体制的特点

韩哲(2014)分析,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一些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的银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由于银行业风险控制不善、经营质量不高等问题,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都给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阻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

1.我国商业银行所有制特征与高度垄断性

据分析,我国国家垄断力量占据了9 0% 以上的银行市场,表现为国家所有制对银行资产和市场的绝对控制。国家所有制与垄断的紧密相连造成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低下, 金融工具单一,缺乏信用监督和评估体系。这是因为垄断的直接后果就是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不足, 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巨大的差距。同时, 与单一的国家所有制紧密相连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官本位支律的银行治理结构, 使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严重不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熊继洲(2003)认为市场化运行下的合理产权和治理结构才是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区分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