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基本路径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例文献综述

 2021-09-25 08: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就业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最根本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每年新毕业大学生的数量迅猛增长。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新毕业大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性,导致新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形式不容乐观。而大学科技园作为联结大学与产业界的桥梁和纽带,是将教育、科技和经济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许多全国重点大学的积极响应下,其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大学科技园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大学生创业的发展与困境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情况由于诸多原因,面临着创业意识不足、创新能力欠缺、创业技能不完备、创业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创业的步伐举步维艰,创业形式不容乐观。

大学生创业的主体是大学生,因而,分析研究大学生的创业意向结构及现状是有必要的。刘志(2013)给出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维度结构模型,认为一级维度层面包括希求性可行性和行为倾向,创新地在物质性、能力、个性、经验、资源等维度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研究分析。而彭正霞和陆根书(2013)在大学生创业意向方面则侧重研究了性别差异,指出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要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

除了大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因素外,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而就创业教育方面而言,我国的发展还有待提高。文峰和罗亚泓(2010)认为,一直以来,高校重视就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虽说这两种教育都是关于大学生工作方面的,但是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注重大学生的适应性,系统地培养大学生适应现有岗位的技能;后者强调大学生的创造性,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关于创业教育,谢志远和应云进(2003)强调,创业教育要渗透到高校的各方面教育实践中,要贯穿到教书、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可见,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的载体作用构建多层次平台,增强其实效性。另外,文峰和李世云(2010)指出,我国目前仍然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就业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结构性失业,因此,社会需要更多的创业人才为其他人创造就业机会。

秦群燕(2009)指出,大学生创业,既是大学生的主观需要,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必须看到:现实中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不利因素很多,他们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经验。大学生创业门槛高、投入大、风险多。因此,大学生要创业,必然需要外界的扶持。在解决大学生创业问题方面,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专家也对国内和国外的扶持政策进行了分析比较。

从国内政策来看,我国在1999年至2011年期间给出过许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夏人青、罗志敏和严军(2011)在回顾1999年至2011年期间的政策时,提出让更多人愿意创业,让更多人成功创业应是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主轴。要达到这一政策目标,就应该系统地分析政策的着力点和对象,驱动刺激创业活动发生的关键变量,即在政府主导下,以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创业商务支持为重心,不断提高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针对性。

从国外政策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生创业得益于其较为完备的支持政策体系。周海涛和董志霞(2014)认为,美国政府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扶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助高校开展有商业价值和潜力的研究,二是促进高校科研成果技术转移,三是积极发展高校衍生公司,四是支持高校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

但是,只有政府政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大学科技园这样一个平台,来促进大学生创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