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反补贴措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8 20:16:48

全文总字数:2850字

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同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高,因而也迅速成为了欧美等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首要目标。

另一方面,相较于西方国家频繁地、熟练地运用反倾销、反补贴等国际贸易救济措施,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一点在反补贴方面尤为明显。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截至2021年2月中国共对外发起发补贴调查共17起,其中对美国发起10次,而美国仅在2020年一年内就对中国发起了11起反补贴调查。

因此,在近年来贸易摩擦多发,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遭受反补贴最多国家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对中国对外反补贴措施的现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关的已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 有关中国对外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研究查贵勇(2017)认为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不断推进健全贸易救济的法律法规,开始更合理有效地保护我国的产业,稳定了国内市场。

虽然我国启动对外贸易救济调查的数量较之前有所下降,但类型呈现多样化,且主要集中于对美日欧这三个经济体,数量增多但占比有所下降。

另外针对化工产品和食品的案件有所增加,申请调查的企业也不仅限于东部,中西部地区也有所增加,反补贴占所有实施贸易救济措施案较少。

宋和平(2019)认为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成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