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2021-10-25 09:10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一、中俄油气能源合作的基础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经贸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俄全方面战略协作的重点方向和领域。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进口国之一,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伙伴,众多国内外学者都投入到对中俄能源贸易问题的研究中去。

1、动因

郝宇彪(2014)认为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国际经济合作和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能源市场的全球化也在加强,无论是能源消费国还是生产国,以及消费国内部和生产国内部,其相互依赖都在加深,这促使国家间能源关系从早期的零和博弈向相互依赖与互利合作模式转换;王晓梅(2015)指出了俄罗斯在《2035 年前能源战略》明确提出,将逐步转向东方,加大与亚太地区尤其与中国的能源合作,致力于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而中国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也是能源消费大国,俄罗斯能源战略的调整为中俄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徐洪峰、王海燕(2017)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内能源生产供不应求,进口能源数量众多,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进口大国之一,2013 年在石油进口方面中国更是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进口国。而俄罗斯则是地广人稀,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工业是其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中俄两国能源合作在其贸易合作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刘焱(2017)指出中俄能源合作是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需要,是实现经济互补合作共赢的需要,是推动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统筹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这一战略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国际合作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打造开放、包容、普惠的世界新格局。俄罗斯作为世界石油出口大国之一,处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位置上,再加上两国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的政策引导,都为两国能源深入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杨洋,董锁成,李泽红(2018)分别从中俄能源供求互补、中俄能源政策高度契合、中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互补性强、中俄区域发展政策为中俄能源合作带来新机遇、地理优势明显等内在契合因素和欧盟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美国页岩气革命、乌克兰变局、中国-中亚天然气合作日渐紧密等外部推动因素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动因进行分析。

2、影响与意义

中俄能源双边合作交流机制基本形成,能源合作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中俄原油管道设施完成互联互通,助力原油贸易规模不断创新高;中俄天然气管道建设稳步推进,天然气贸易前景广阔。

二、中俄油气能源合作的现状

1、中俄油气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朱雄关(2016) 回顾总结了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至今走过的二十多个年头,经受了历史的考验,经历了曲折的合作道路,如今正向着不断发展的方向推进,分为四个阶段:起始探索阶段(1992年-1995年);曲折发展阶段(1996年-2007年);转折増长阶段(2008年-2012年);深化拓展阶段(2013年至今);何旭鵁(2019)则把中俄能源合作的阶段做以下分类:第一阶段(1994 - 1999)为两国能源合作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2000 - 2008)是两国能源合作开始出现转机的重要阶段;第三阶段(2009 至今)为两国能源合作的新发展阶段。除此之外聂新伟,史丹(2019)从运输方式和贸易的能源品种及规模来看,中俄能源合作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阶段:一是铁路运输贸易规模较少阶段;二是原油管道商业运营推动原油贸易大幅增长阶段;三是天然气合作实质性推进阶段;四是合作领域和范围走向纵深推进阶段。

2、制约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