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MOOC平台对比——基于价值共创理论文献综述

 2022-08-16 17:53:21

中外MOOC平台对比

——基于价值共创理论

摘要: 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对MOOC商业模式的研究可总结出以下五种商业模式:认证模式、Freemium模式、广告模式、职位匹配模式、分包商模式。国内的本土MOOC平台更应该结合中国的实际特点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整合 MOOC 平台的内容,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习者或客户。价值共创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是由平台企业主导,平台生态系统内各参与者(包括互补企业和用户等)通过竞合互动和资源整合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价值共创; MOOC; 关键词3;关键词4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学习者们逐渐养成了利用在线教育工具与产品进行学习的习惯,各类在线教育产品不断涌现,其中MOOC便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种教育模式。MOOC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国内将其翻译为慕课。作为高等教育与互联网结合的产物,MOOC能够极大地减少传统高等教育的限制,促进教育公平,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极富潜力,是目前高等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对MOOC商业模式的研究能够促进其发展成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国外已有不少研究对MOOC的商业模式做出了阐述。Paul Belleflamme与Julien Jacqmin总结了MOOC平台可能的五种商业模式:认证模式,证明学生的一个学习项目的完成;Freemium模式,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增值服务将部分免费用户转化为收费用户,实现变现;广告模式,平台间接地向用户销售内容,吸引用户,用户的注意力或信息被卖给广告商;职位匹配模式,通过积累的学习者数据来提高就业市场的匹配度,同时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建议,促进就业;分包商模式,通过充当大学或私营公司的分包商来获得收入。他们认为其中可行性最高的是分包商模式,因为MOOC平台本身较依赖外部资金来源,且该模型能够与其他模型中的元素相结合。

而在国内,王标在对中国大学MOOC和Coursera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后认为,由于中美两国情的差异性,不可能把 Coursera 公司的商业模式简单的加以复制和抄袭,而是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特点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MOOC 系统是基于 Internet 技术的教育变革,其发展需要五个条件:第一,国家政策、标准、评估和认证;第二,整个国民的信息化素养提高;第三,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高,重点是信息化观念地转变;第四,信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第五,大大提高的便利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访问。根据这五个条件,政府、平台、大学、教师和其他各方要分别履行各自的职责。并且,MOOC的运营完善、平台自主版权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是未来MOOC发展和研究的重点。现在MOOC的商业模式还只是停留在学历证书收费、成绩单认证收费、推荐就业收费和其他费用等方面的尝试。MOOC课程的有偿使用,如提供给商业教育公司并收费;使用MOOC平台代替原来的传统教学从而节约成本;企业在线培训的订制和服务;在线考试服务等也都是MOOC在市场运营和商业模式中的实践。在企业层面,平台企业应该整合 MOOC 平台的内容,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学习者或客户。

价值共创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传统观点认为只有生产者创造价值,消费者纯粹地消耗价值;价值共创则认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创造价值;而更新的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是由平台企业主导,平台生态系统内各参与者(包括互补企业和用户等)通过竞合互动和资源整合而共同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