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分析文献综述

 2023-02-27 22:02:36

一、医养结合模式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从我国老年群体的结构来看,失能、半失能、患有慢性病及空巢人群数量庞大,这无疑剧了人口老龄化的复杂性。人日老龄化及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给当前的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制度带来了巨大压力,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1]。学者黄佳豪从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入手,结合国内人口形势严峻、家庭照料功能削弱、各机构对养老服务都不够全面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近几年养老及护理情况[2];而邸维鹏等学者总结出在我国老年病、慢性病高发的现实情况下,医疗服务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至关重要,把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把医养结合作为人类社会和创新化的养老服务模式,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3]。从这两位学者的阐述中了解到医养结合模式对于当今人口形势的解决是必不可少的。

二、国外医养结合相关研究成果

由于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都各有不同,国外较之我国更早一步开始了整合医疗与养护服务的研究。不同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现了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规范、价值观等,社会与政治的价值观是选择制度、建立机构和资金投入水平的基本出发点[4]。这里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国家。1963年出台的《老年人福利法》和后期《护理保险法》都是将医疗服务与老年照顾由分离阶段逐步走上融合阶段 [5] 。同样日本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制度完善设施种类齐全,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生活护理和医疗服务护理。服务设施应有尽有服务种类多样化、人性化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地减轻了日本老龄化的社会问题[6]。而在美国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模式中,最著名的就是PACE(Program of All Inclusive Care for the Elder)计划,扶植对象主要为需要机构养老的半失能、完全失能老人,以按人计价的方式文付给受托机构经费[7]。但Pink Chatter Ji等对PACE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PACE导致在医院住院的老人数量、医院住院时间、养老院住院时间在长期内出现了下降,而在短期内提高了生活质量,照护服务的满意度,以及身体功能状况[8]。因而PACE对于短期计划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三、我国医养结合模式的现状研究

国内对于医养结合模式相关的文献有很多,主要是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数据分析了解 医养结合模式实施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