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血液中醛类化合物的测定文献综述

 2023-02-10 00:27:34

1醛的简介1.1醛的来源1.2醛在人体的危害1.3血液中的醛类化合物2样品前处理方法2.1液液萃取2.2固相萃取2.3顶空技术3检测方法3.1高效液相色谱法3.2毛细管电泳法3.3气相色谱法1醛的简介醛是由羰基碳与氢和烃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

根据与羰基碳相连的烃基基团的不同,醛可分为脂肪族醛、芳香族醛、饱和醛与不饱和醛;根据分子中所含羰基数目,又可分为一元醛、二元醛和多元醛。

醛可被氧化剂氧化,又可加氢还原,因此其具有氧化性与还原性。

[1]1.1醛的来源与作用醛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防腐剂、化工行业、装饰材料、烟气及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广泛存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中。

以甲醛为例,35%~40%的甲醛水溶液被用作水果和蔬菜的防腐剂;甲醛被普遍用作如服装、窗帘、床上用品等纺织物的固色剂、整理剂、柔软剂;甲醛还是装修、装饰、建材、家具中无所不在的粘合剂的重要成分;此外,我们生活中的化妆品、纸张、香烟、油漆都会释放甲醛。

[1]在自然界中也发现了醛的存在,它是生物体内某些化学反应的产物。

如在香兰草中发现了香草醛,在杏仁中发现了苯甲醛,在精油中也发现了多种具有芳香气味的醛。

细胞在氧化应激性条件下诱导产生了一些生物分子,如脂质、蛋白质,这些分子的羰基化可以产生醛类化合物。

以脂质为例,其过氧化可以产生4~羟基壬烯醛[2]、丙二醛、丙烯醛、庚醛等醛类化合物。

最近几项研究表明:人体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某些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丙烯醛、4-羟基-2-壬烯醛、丙二醛、乙二醛、己醛、庚醛、苯甲醛和甲醛等醛类化合物已经被认为是潜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