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苷胶囊制剂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2-12-16 17:34:01

一、课题背景

淫羊藿苷为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巫,朝鲜淫羊藿等干燥茎叶提取物。本品呈淡黄色针状结晶粉末,分子量为676.65。淫羊藿苷能增加心脑血管血流量、促进造血功能、免疫功能及骨代谢,还具有补肾壮阳、抗衰老等功效[1,2]。淫羊藿苷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分布较为广泛,可通过血脑屏障。单体状态时符合开放型二室模型。复方状态时,复方中的其他成分对淫羊藿苷有促进吸收和分布。体内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以往有大量关于淫羊藿苷对免疫系统、肿瘤组织以及生殖、内分泌系统作用的研究,证实了其强大的药理活性[3]

最近的许多研究显示淫羊藿苷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4]:Hua Xin等[5]通过在体和离体研究表明淫羊藿苷能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一过程与淫羊藿苷下调VEGF及Col-IV有关;Lizhi Fu[6]等在研究淫羊藿苷合并西地那非对磷酸二酯酶-5(PDE-5)的活性抑制过程中发现其能激活与胞内糖脂代谢密切相关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淫羊藿苷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促进高脂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及肌肉组织中脂肪酸氧化,并能下调肝脏内TNFalpha;、NF-kappa;B、IL-1beta;、IL-6等炎症因子水平,抑制肝脏组织炎症发生。另外,在小鼠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耐量试验过程发现,淫羊藿苷能显著降低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促进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且还检测到PPARalpha;水平显著升高,这提示了淫羊藿苷在改善脂质代谢,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改善炎症方面有一定效果;在此基础上,Yuan-Fu Lu等[7]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淫羊藿苷可作为一种PPARalpha;激动剂,促进小鼠肝脏脂质代谢基因的表达,提示对改善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有一定的作用。

已有报道淫羊藿苷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本实验结合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对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油水分配系数等物理化学参数进行测定,以期为淫羊藿苷处方工艺研究及其他药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1.测定淫羊藿苷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在水中的解离常数。

2.为淫羊藿苷制剂提供处方工艺参数。

三、研究手段和实验方案

1.测定淫羊藿苷解离常数(pKa)

【实验目的】

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pKa)。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