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酸糖苷的制备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2021-10-21 17:21:09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1研究背景藏红花( Crocus sativus L)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球根类草本植物,其原生地在地中海沿岸至喜玛拉雅山麓,因此在我国被称为藏红花、番红花或西红花。

目前,藏红花的主产地在希腊、西班牙和伊朗等国,在我国只有少量栽培[ 1 ]。

在我国藏红花一直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但是其栽培量较小,且单位产量非常低(约为 6 kghm-2 左右),采收工作费时费力。

因此,目前藏红花价格市面售价大约在1000~2000 $/kg,素有植物黄金之称 [ 2 ]。

大量文献表明藏红花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治疗心血管疾病、保护肝肾、抗炎镇痛、保护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3 ]。

研究表明藏红花柱头有效成分主要是能将脂溶性的玉米黄质降解产生的藏红花酸、部分挥发油和藏红花苦素等。

藏红花苦素进一步降解氧化形成一系列以藏红花醛为代表的具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藏红花酸进一步糖苷化形成特殊的水溶性色素如藏红花酸糖苷等[ 4 ]。

其中,藏红花酸糖苷是藏红花药理活性的重要成分,具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效[ 5 ,6 ]。

但藏红花酸糖苷的生物合成仍受限于缺乏高效的藏红花酸糖基转移酶。

故,本研究诣在获得高效合成藏红花酸糖苷产物的糖基转移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