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法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文献综述

 2022-08-06 03:08

运用课堂观察法评析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对课堂进行研究,课堂观察法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的发展随着大众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的提高,也在一直不断的改进中。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课堂观察的发展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总结与梳理相关文献,并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观察 LICC课堂观察模式 IQA课堂观察模式

一、文献综述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进行以及课后的辅导,这些步骤的完成情况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学到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所以对于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对其有效性进行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牵连性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能引出许多的相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研究的热门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界定,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如何运用课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等都是相关的研究问题。其实从古代开始,国内外就已经有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的早期研究了,众多学者提出的教学理念都是探究的例子,比如我国古代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荀子的“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方法,夸美纽斯主张的“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法,教育性教学原则”、凯洛夫的“六段教学法”等等,这些都是早期国内外的教学研究者对教学有效性的初步的探索。

在如此多的相关性的研究问题中,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是开山之祖,只有把有效性这个概念更深层次地进行了理解以及界定,才能更好地展开后续研究。吴永军在关于有效教学的再认识这篇文章中提到,当前有两种关于有效教学的典型观点,第一种是能提高教学效率并得到明显提升的观点—单位时间完成的教学任务量越大,那么教学就越有效。对于这种观点,吴永军认为这种观点缺乏树人性。他认为如果将教育偏向于工业生产,那么这个观点是不容置疑,因为从这个角度考虑,那么在如今许多的教育目的,教育考核等等,将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化是最需要确保的。但他认为从树人的角度看来,这种观点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因为在这种观念下的教学,学生只是成为了一个接受知识的个体,学生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性也无从发掘,这种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漠视学生发展潜能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本文对吴永军的观点持认同看法。教学的有效性若只由教学效率决定,那么对于学生,对于教师都是一种误解。教师是教书育人者,教书育人四个字中,教书代表着教师传授知识,而育人则是许多方面,启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引领学生对自我价值的思考,对自我潜能的锻炼。五育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都是一个学生需要进行不断完善的东西,所以教学有效性绝不是简单的教学任务量的达标,育人必须同时做到;另外一种则是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有效教学,吴永军提到他采访的许多校长以及教师都无奈地承认只能用这种观点来判断教学的是与否。但是他认为这种观点中的成绩好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窄化成了学科知识成绩的好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本文也觉得这种以成绩的好坏判断有效教学是片面的观点。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社会,价值观取向,人的五育息息相关,绝不是单纯的成绩好坏能够决定的。不论是以教学效率断定教学有效性,还是以学生成绩断定教学有效性,这两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新课改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发掘学生的潜能,这两种观点显然无法满足,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教学的有效性的界定呢?吴永军认为凡是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但是有三个问题需要讲明,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发展,第二个问题是怎样发展,第三个问题是如何检测出发展。他认为第一个问题应当是树立一个新的发展观,而这个新的发展观以学生的幸福成长为本,让学生自由地成长,让学生在追求真理,地理思考的过程中获得幸福。针对第二个问题,他认为不仅要关注发展结果,还要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合理性,道德性,不剥夺学生自由自主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1]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培养学生。针对第三个问题,他认为我们应当用长远的目光来思考发展的好坏。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几次的考试成绩就定型了学生的好坏,同时学生的发展是多样化的,目前使用的检测方式大部分都是以卷面的形式,考核的大部分都是学生的知识能力,难以反映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认同吴永军的观点,教学的有效性应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终身发展成为普遍性的角度来界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从而更好地向自己的榜样前进。

课堂观察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