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制糖的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6 20:19:00

全文总字数:4315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前言由于工业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化石能源的供应无法与生产需求达到平衡,成为了社会生产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相较于生物基材料,传统矿物基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且不可持续,使用过程中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当年GDP总量的3%到4%最严重的可达到7%[1]。

因此绿色高质量可持续的原材料十分具有研究价值,而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每年产出的各种秸秆农作物9亿吨,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共4.5亿吨,农业加工各种剩余物总计1亿吨,其中的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而被随意放置或焚烧处理,对环境造成危害[2]。

因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发展的能源需求,也是对对环境的极大保护。

然而,目前来说利用纤维素水解生成糖类存在着下面几种制约因素,首先纤维素一般来说为7000到10000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聚合而成,因此很难直接水解,必须通过包活化学法、物理法、酶法等将纤维素水解成小分子葡萄糖。

其次水解纤维素目前的一般方法为酸解法,其产生的废水等同样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不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寻找优秀的催化剂从而提升纤维素水解产率是一个可行的方向[3]。

二、纤维素降解产糖的主要方法2.1 物理法纤维素最初的利用便是通过研磨、微波、辐射、加热等方法,目前来说主要采取的方法为微波促反应、超声波促反应与纤维素超/亚临界水解 。

其中微波处理是通过选择性加热从而改变纤维素的结晶度并破坏其表面结构,并在之后利用酶处理残渣从而得到较高的产率[4]。

而超声波促反应则是利用高频率的声波引起介质震动从而使得纤维素分子震动继而更加容易被水解[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