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杉漂白工艺探索及其漂白车间工艺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19 18:33:03

中山杉漂白工艺探索及漂白车间工艺设计

  1. 中山杉的简介

中山杉(Taxodium hybridlsquo;Zhongshanshanrsquo;)是落叶松属杉科落叶或半常绿性乔木,为原产北美的落羽杉、池杉和墨西哥杉3树种的优良种间杂交品种,由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人工杂交培育出来的优良树种。利用杉科落羽杉属中墨西哥落羽杉耐盐碱、生长迅速、干形良好等特点, 进行落羽杉属种间杂交试验和速生耐盐碱类型选育, 其中的多个品种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江苏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进入全国和江苏省林木良种名录[1,2,3]。中山杉的生态适应性强,已被广泛应用于湿 地生态修复以及沿海防护林、城乡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等方面。随着产学研合作推广的不断深入和新品种研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中山杉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造林及沿海和平原林业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林木育种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一个成功典范。

1.2中山杉的选育

落羽杉中山30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从1973年起根据墨西哥落羽杉(T.mucronatum)较耐碱(pH值8.5左右)和落羽杉生长快、干形好的特点,开展了 落羽杉属(Taxodium) 树木速生、耐湿、耐盐碱品种的杂交选育,从杂交后代中选出的1个优良无性系,定名为lsquo;落羽杉中山302rsquo;(T.distichumtimes;T.mucronatum),于1987年通过省级鉴定,2002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S-SC-TDM-004-2002),成为首批通过国家级审定的16个林木良种之一[4]

中山杉118:1993年杂交获得,母本为落羽杉中山302、父本为墨西哥落羽杉。在浙江及以南地区为半常绿乔木,树形挺拔,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塔形,生长快,耐盐碱(pHlt;8.5,含盐量lt;0.3%),在江苏如东海堤(pH 8.0,含盐量0.1%) 11年生树高7.5m,胸径21.0m,叶色无黄化现象。材质优于池杉、水杉,纹理直、结构细,削面光滑,着漆性能好,耐腐性强; 冬季叶色转为黄色,景观效果好。适应性强,宜作盐碱地造林绿化树种、用材林和园林观赏树种。中山杉118在2006年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编号:国R-SC-TD-001-2006)[4]

中山杉405、中山杉406、中山杉407和中山杉502:2003年,相关研究者开始进行父本墨西哥落羽杉和母本落羽杉杂交育种研究,并于2010年成功研制新品种[5,6]。这些新品种不但保持了母本墨西哥落羽杉半常绿和景观价值高的优良特性,而且在生长特性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超亲特征,且在抗赤枯病方面较母本墨西哥落羽杉有显著提高,杂种优势十分明显[7]

1.3中山杉木材的化学组成

中山杉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8]见表1。从表1可见,与日本落叶松和马尾松相比,中山杉的灰分、木素和聚戊糖含量均相对较高,可能造成蒸煮时消耗化学药品量更多,蒸煮后浆料颜色加深,同时增加污染负荷;苯醇抽提物相对略低,蒸煮前无需预处理;综纤维素含量较高,与落叶松相当。因此,推测中山杉蒸煮后浆料的得率可能较高,且有利于改善纸浆性能,故中山杉适合制浆,可用作造纸原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