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配位—自组装的胞内蛋白药物传递体系文献综述

 2023-02-20 06:02

一、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蛋白药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已有大约60种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应用到临床中[1]。

与传统的小分子化学药物相比,蛋白药物的优点如下:高效、安全、耐受性好、高选择性、高效价、低损耗、产品上市时间短并且具有标准合成协议[2]。

因此,研究者对于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展现了极大的兴趣。

但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易水解和氧化、有聚集趋势、半衰期短、消除迅速、通常不能口服、膜渗透性低等[2]。

由于蛋白质不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胞内,大多数情况下,它只能作为细胞外靶点药物使用。

然而,许多与疾病相关的靶点是存在于细胞内的,需要药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作用于靶点,发挥其治疗作用。

因此对于如何能将作用于胞内靶点的蛋白药物制备成稳定、安全、高效且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制剂是目前这一领域的艰巨任务。

最近发表的关于胞内蛋白传递的众多文章中,Zuber[1]等人提到一种胞内蛋白传递的方法利用蛋白与合成阳离子载体发生静电缔合作用,建立超分子传递体系。

然而蛋白和载体之间的静电缔合作用不够强,因此无法使之每次都顺利组装成有效的传递系统。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蛋白阴离子侧链残基数量有限,且总是在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