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冲突策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2023-03-27 09:03

基于认知冲突策略的初中科学教学的研究综述

摘要:基于认知冲突提出的认知冲突策略是一种可取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相关研究理论,初步构建认知冲突的应用模式,为教学实践提供材料基础。

关键词:认知冲突;初中科学;教学策略

  1. 文献综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师越发注重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完全陌生,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思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当所学新知识不能用原有知识经验解释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策略是基于认知冲突提出的,它是教师利用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在教学中创设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的平衡,再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冲突来建立新平衡的一种教学策略。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运用认知冲突进行教学的思想,最早兴起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主张教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对于认知冲突策略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来自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的认知发展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是原有的认知与新认知产生矛盾后,破坏了平衡,然后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1]

随着认知发展理论的问世,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认知冲突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关于认知冲突的分类,科沃恩根据认知冲突的产生阶段,将认知冲突分为三种类型:学生的前概念或迷思概念与环境的认知冲突;学生已有科学概念与环境之间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前概念或迷思概念与学生已有科学概念之间的认知冲突[2]。杜伊特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将认知冲突分为另三种类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实验结果不相符引发的认知冲突;师生观点不同引发的认知冲突;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看法的不同引发的认知冲突[3]。关于认知冲突策略的教学意义,美国的斯沃伯格将认知冲突策略运用到语言课中,通过相同语句在不同语境下释意的不同,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以利于学生对语句使用规则的理解[4]。伊藤高路将认知冲突策略运用到地理课中,从概念、现象、情感三方面创设冲突,引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5]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认知冲突类型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看法,孙燕青和张建伟将认知冲突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现实概念和潜在概念的认知冲突;可兼容和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6]。张年逢将认知冲突分为学习主体内部和主体之间的认知冲突。当学生遇到新知识或新情境,不能用已有认知结构解释这些现象时,就会产生主体内部的认知冲突;而对某一问题,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看法时,就会产生主体之间的认知冲突[7]

对于认知冲突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罗美玲列举了国外学者在概念转变教学中应用认知冲突策略的案例[8];杜爱慧将认知冲突作为学生有效提问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9];王洪宾以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生物课堂教学[10];苏春林、胡志刚在化学课堂中设置认知冲突,创设教学最佳时机,以提高教学效率[11];施小琴通过设置物理实验、创建教学情境、紧密联系生活等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12]

基于前人对认知冲突策略的研究,发现国内外教师都认同认知冲突策略对教学的重要性,创设认知冲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和完善。国外对认知冲突的研究起步较早,近几年研究处于平稳的状态;而国内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于认知冲突的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更侧重于认知冲突的分类,对教学的意义以及创设认知冲突的方法。此外,目前所研究的认知冲突情境多数由教师主导,教学应用没有充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通过阅读硕士研究者对认知冲突策略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文章发现,他们倾向于高中学科的研究,将认知冲突策略应用到实际的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待开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